宜昌沥青路面铺设价格,配备了多套先进的沥青路面施工机械,独特的管理流程和质量监控措施,产品指标高于国家标准、工程质量优良,在业界享有良好的声誉。
沥青混合料的矿粉必须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矿粉应干燥、洁净,能自由地从矿粉仓流出。拌合机的粉尘可作为矿粉的一部分回收使用。粉煤灰作为填料时,用量不得超过填料总量的50%。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沥青路面不宜采用粉煤灰做填料。在沥青混合料中掺加的纤维稳定剂宜选用木质素纤维、矿物纤维。纤维应在250℃的干拌温度不变质、不发脆,使用纤维必须符合环保要求,不危害身体健康。纤维必须在混合料拌合过程中充分分散均匀。矿物纤维宜采用玄武岩等矿石制造,易影响环境及造成人体伤害的石棉纤维不宜直接使用。纤维稳定剂的掺加比例以沥青混合料总量的质量百分率计算,通常情况下用于SMA路面的木质素纤维不宜低于0.3%,矿物纤维不宜低于0.4%,必要时可适当增加纤维用量。纤维掺加量的允许误差宜不超过±5%。
中面层应采用密级配,这一层是承上启下的结构层,一是要有良好的抗水渗透能力,防止雨水下渗到基层,破坏路面。是具有良好的抗疲劳能力,因此h/D应略小于2为好,应采用密级配沥青混合料。下面层应该说荷载承载层和应力扩散层的结合部,因此其强度、稳定性、耐久性都比较重要。同时半开级配有较多的沥青及细粒填充,因此,使该层具一定的耐久性。沥青油石比由室内常规马歇尔试验进行确定,通常是由沥青混合料密实度、稳定度、孔隙率等指标初步确定沥青油石比,再与规范规定的上下值要求进行比较取值,我觉得在油石比确定应遵循下列原则。在寒冷地区冬天较冷,夏天时间较短,则油石比略为偏大较好,提高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和抗老化能力,相反在热带地区,夏天较长温度高,冬季时间短偏暖,则相应油石比取低限,提高路面热稳定性和抗车辙能力,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温室效应的影响,华东地区,夏季高温时间增长,相应冬季变暖,低温时间变短,因此在油石比确定方面,应偏下限,确保沥青路面在夏季的热稳定性能,近几年华东地区建成的几条高等级路,有的泛油严重、车辙现象明显,这与油石比偏大、气温偏高持续时间长有直接关系。
7. 破碎砾石应采用粒径大于50mm、含泥量不大于1 %的砾石轧制,破碎砾石的破碎 面应符合“粗集料对破碎面的要求”。8. 筛选砾石仅适用于级及级以下公路的沥青表面处治路面。9.经过破碎且存放期超过6个月以上的钢渣可作为粗集料使用。除吸水率允许适当放 此外,各项质量指标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沥青混合料 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钢渣在使用前应进行活性检验,要求钢渣中的游离氧化钙含量不 大于3%,浸水膨胀率不大于2%。1. 沥青面层的细集料可采用天然砂、机制砂、石屑。细集料必须由具有生产许可证 的采石场、采砂场生产。2. 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其质量应符合表 1B412022-5的要求。细集料的洁净程度,天然砂以小于0.075mm含量的百分数表示,石屑和 机制砂以砂当量(适用于0~ 4.75mm)或亚甲蓝值(适用于0 ~ 2.36mm或0 ~ 0.15mm )表示。
粗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粗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磨光值的技术要求,当使用不符合要求的粗集料时,宜掺加消石灰、水泥或用饱和石灰水处理后使用,必要时可同时在沥青中掺加耐热、耐水、长期性能好的抗剥落剂,也可采用掺加改性沥青的措施,时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检验达到要求。掺加外加剂的剂量有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检验确定。沥青面层的细集料可采用天然砂、机制砂、石屑。热拌密集配沥青混合料中天然砂的用量通常不宜超过集料总量的20%,SMA和OGFC混合料不宜使用天然砂。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沥青混合料,宜将S14与S16组合使用,S15可在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或其他等级公路中使用。机制砂宜采用专用的制砂机制造,并选用优质石料生产,其级配应符合S16的要求。
该工程所处路段为长纵坡,在车辆荷载作用集中地带,如转弯处路面易出现磨光打滑隐患,出于对安全性、经济性的考虑,为了避免在易发地段出现侧滑现象,本工程采用平面间断铺设方案。(1)施工前,需要对沥青路面表层进行去污清理,一般选择铁铲,钢刷等施工工具将表面灰尘,不利杂质去除干净。然后使用大吹风机对沥青表面进行的清洁,如果表面存在积水时,要使用吹风机吹干,保证整个路段的路面清洁干燥。(2)根据铺筑方案规划出抗滑薄层的施工范围界限,对界限外部使用透明胶布环绕,可以起到保护作用,防止砂浆外流。(3)本次试验所用的环氧树脂砂浆由粘结剂、固化剂拌和组成。把砂浆A组分、B组分按照大约20:6的比例进行混合均匀搅拌(同时将一定比列的细沙颗粒掺入到混合物中,掺入的比列可以根据温度变化适当调整),8min左右环氧砂浆即可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