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鱼先养水。水质方面有氨氮、亚盐、ph、硬度、盐度(淡水鱼)、大肠杆菌。水质净化使用虹吸方式。一来可以进化水质,二来溶氧很方便,三来会推水,一举多得。基质使用1-2CM规格的火山岩或者陶粒,需要提下的是同体积火山岩的硝化效能是陶粒的好几倍。其他还可以采用的有人工烧结的球型滤材,观赏鱼那里经常使用,但是成本较高。如果不种植植物还有毛刷生化球可选,但这个项目不在此次经验分享里。如果水源水好的话养出的鱼品质更好,同时水温合适也能省更多的成本。 因为不向外排水,所以长期运行后水会很肥。
无论是传统的水产养殖模式,还是新型的工厂化水产养殖模式,一些基本的水质参数都是需要达标的。比如养殖水体的温度、溶氧量、氨氮含量、亚盐含量等。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的鱼种对这些参数的要求和耐受力也是不同的。在高密度工厂化水产养殖条件下,时刻保证相应的水质参数达标是整个循环水处理系统配置的根本依据。工厂化水产养殖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工艺流程 工厂化水产养殖系统的配置应与对应鱼种的适应环境相匹配。以全封闭的循环水养殖系统为例。
高密的养殖下,一旦系统崩溃、疾病爆发或循环水养殖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系统总水量的平衡、生物滤池的维护、过滤设施的定期清理、合理的投喂策略、适宜的养殖密度以及水质的检测和疾病的预防都是分不开的。因此,循环水系统的科学有效运行是多学科知识的综合体现。研究调查发现,很多企业对循环水养殖的原理、水处理设施设备的作用、运行参数等知之甚少,直接影响到系统的运行管理。较高的进入门槛也进一步加大了循环水养殖模式的推广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