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培训中心专业培训机构,*强教学团队面试名师团团队创始人——雨辰老师现今担任途腾公考的面试主讲教师及申论主讲教师,多年公考经历。
考公火爆,搞培训的教育也跟着赚翻了。之前教育还没被锤的时候,取代俞敏洪成了行业首富的李永新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说来也巧,95年考上北大的李永新不仅老俞的学弟+粉丝,还有着极其相似的人生轨迹。同样是出身贫寒,同样是品学兼优,李永新在毕业后也走上了教育创业的道路。不过由于彼时的新风头太盛,他只能选择在考公这条小径上弯道超车。一开始的时候,行业内都习惯了发传单、聘名师的传统模式。只有李永新一直坚持搞研发标准化、销售教学链条化,终摆脱了对名师的依赖、成功实现了规模化的扩张。
不过这样的好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有句话怎么说的来着?收钱一时爽,退费火葬场——随着公考报名人数的不断增多、各个岗位的拼杀也越来越惨烈,考不上的人也是越来越多,于是要退的钱也就越多,因此这几年的退费率也是居高不下。在2021年前季度,退费总金额达123.97亿元,而同期的营收是多少呢?是63个亿。
诸多信息都表明,付费自习室近几年的规模在不断扩大。抛开人口聚居的城市不谈,在广大县乡地区,由于公共图书馆、咖啡馆等空间的缺失,自习室也同样发展迅速。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达到457万,比2021年的377万,多了80万人,而考公、考编、考教资等证书同样火热,这给付费自习室的发展带来了一波热潮。
协议班只为公考机构们带来了一时的营收增长,但长期来看,这并不能帮助它们盈利,甚至可能会将它们拉入负债的深渊当中去。根据中公教育今年第季度的财报显示,到2022年9月末,中公教育来自学员预收款的合同负债为47.36亿元。而这个数字在今年 1 月 1 日时还仅仅是 30.64 亿元,增长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有份稳定体面的工作就好小青坐在教室后排,头埋在高高的复习资料后面,嘴里默念着题目中的关键词:“供给侧改革意义在于,通过制度变革、结构优化和要素升级,在供给侧放松管制……”短短十几秒,她便在练习册上写下了自己的。遇到做错的题或者不会的题,她顺手拿起旁边的错题笔记,将试题誊抄上去,错题本上挤满了用圆圈和波浪线做的标记。今年研在读,专攻出版方向的小青算得上是学霸,教师资格考试已经轻松拿下两个证书,“但公考感觉把握不大,今年算是试试吧,估计就是陪跑了”。经历过研究生考试、教师资格考试的小青对于此次公考,自觉胜算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