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博文正文
“抗战纪念”何时能够以受难者为本位?
2007-07-12 16:05 星期四
乐之史
“抗战纪念”,这是一个已经被高度政治化的议题。这种将“历史”政治化的做法当然不是从“抗战纪念”开始的,但是,由于“抗战”期间中国有太多的死难者,这场战争也是人类野蛮愚蠢天性的大暴露,因此,真的是需要后人来认真悼念反省。然而,自此开始有这个“抗战”纪念之后,似乎一切都被政治化了,“纪念权”主要也掌控在一些当政者手中。对“抗战”的纪念经常成为宣扬某种政治理念,或者表明某种政治观点的走秀台。本来应该成为纪念主角的战争受难者,很难从这些“纪念”活动中看到他们的的名字,最多也就是一个模糊的数字——牺牲“X万”人。这种数字由于没有一个个的真实姓名做基础,因此,不但受到某些人的质疑,也很难唤起今人的同情。
当然,“抗战纪念”从本质上似乎很难与政治切割开来。当局也确实可以妥当地运操作这些“议题”,从而达到凝集人心,增加认同的目的。但是,对“抗战”议题不当的运用,有时却可能适得其反,或者完全与其他内容的宣传秀一样,对绝大多数的民众来说毫无意义。中国到现在为止,仍然没有树立起一块巨大的纪念碑,或者纪念墙,上面能刻满一个个真实的受难者的姓名,她们的死亡时间,死亡原因等等。我们需要这种以一个个真实的生命为内容的“抗战纪念”。
由于“抗战纪念”过度地受制于现实政治利益安排,因此,这种纪念便经常空洞化。我们应该鼓励民间成立相关的纪念会,不要与现实政治有太多的勾连,不要把历史反省作功利化的用途,无论是政治性还是商业性的。功利化的“纪念秀”终究可能成为泡沫,因为现实利益太容易受市场气候的影响,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今年当局对“抗战纪念”冷处理的作法。也许美国今年突然放高声调遣责日本政府在“慰安妇”问题上的立场与此种思考路径也有一点关系?
然而,当我们的受难者需要其他国家来为其“申张正义”时,当我们自己的政府为了种种现实的利益而对“抗战纪念”进行冷处理时,实际上,那千千万万的受难者已经在冥冥中不停地哭泣,因为,无穷的耻辱并没有随着他们生命的逝去而终结!
2007年7月12日
*****************************
延伸阅读:
丁果:纪念抗战,中美立场转移
来:亚洲周刊/2007年7月6日
北京刻意低调纪念抗战,避免得罪日本,美国却立场转硬,逼使日本反省历史。
今年是抗日战争七十周年,但是,让人感到十分吊诡的是,在抗战中牺牲最大、受害最深,并在政府层面放弃战争索赔的中国,纪念的调门拉得很低。中.宣部还将抗战七十周年与反.右五十年相提并论,担心大规模的纪念活动会引发社会不稳定,触发另外的风潮,因此严密审查各类活动,形成了一个压抑的局面。中.南海的忧心忡忡,是基于国内和国外的现实政治考量做出的。
首先,当然是考虑目前所谓良好的中日关系。日本新首相安倍晋三上台后,对华进行破冰之旅,中日关系从小泉纯一郎时代的僵局中走出来,安倍对参拜靖国神社维持某种模糊的姿态,送了个人名义的祭品,并不否定未来参拜的可能性,但不像小泉那样,不顾中韩反对,高调参拜。因此,让北京可以不丢面子地与日本握手言欢。安倍访华后,温家宝总理今年春天回访日本,在国会讲话时高度肯定日本战后的和平路线,也前所未有地感激日本对华援助,赢得日本朝野一致叫好。在八国峰会中,胡锦涛再与安倍举行高峰会谈,敲定明年初访日事宜,中日高层外交届时将达至高峰。北京当然不愿意抗战七十周年的纪念引发反日风潮,“破坏”目前良好的“中日关系”。
其次,北京也有国内政治上的考量。日前,因为广西强制计划生育引发民众暴动、山西洪洞县黑砖“奴工事件”、太湖污水事件、河北唐山黑社会“装甲车勒索事件”、重庆“行走学校”虐待学生等社会事件集中曝光,再加上官僚腐败的歪风盛行,北京极度担心大规模的纪念活动会“擦枪走火”,“变调”成大规模的民众抗议,并与要求彻底平反反.右斗争,进行国家赔偿的右派及其子女的势力合流,对十七大之前的中国社会形成重大冲击,搞坏了“大好形势”,因此“防患于未然”,全面压低纪念调门。
然而,北京高层没有观察到的是,今年的抗战纪念所面临的国际形势,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日本的昔日战争评价,也进入了一个绝对关键的时刻。其中最大因素是,美国的立场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转变的契机并不是靖国神社参拜,而是慰安妇事件。在安倍上台之初,发言否认政府参与强制慰安妇征召,引发国际社会的一片哗然,尤其是海外华人,比如北美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开始全力游说美加国会通过决议案谴责日本。令人感到敬佩的是,美籍日裔国会众议员本田等人主动提出议案,要求日本对慰安妇问题进行反省和赔偿,从而使历史公义得以全面的彰显。围绕著这个决议案,美日之间进行了激烈的外交攻防,民间各方也推波助澜。事情的转捩点终于出现。丧心病狂的日本右翼国会议员,也仿照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在《纽约时报》刊登广告要求日本反省战争的模式,竟然出巨资在《华盛顿邮报》刊登全版广告,不但否定日本政府在慰安妇问题上的责任,更否定日本军方强制征召慰安妇的史实,言下之意,慰安妇是自己要求卖身的“贱货”,这种全然藐视美国政界民间智慧的无耻之举,激怒了美国选民和议员,本来担心决议案会影响美日同盟关系的不少议员,终于下定决心投下支持票。被视为是美国鹰派统帅的副总统切尼也按捺不住,痛斥右翼议员的无耻,国会外交委员会高票通过决议案,并将在七月下旬进行众院表决。
北京可能没有想到,当中国从原来纪念抗战历史的立场后退的时候,美国在对待日本战争问题的立场正发生重大转变。
战后以来,美国一方面基于自己是占领者,在东京审判时,已经“报了一箭之仇”,同时也是日本战后制度变更的设计者和推动者。因此,从美日同盟和亚洲反共的政治考量出发,对日本在亚洲邻国的侵略罪行视而不见,对日本否定历史的做法也“装聋作哑”。另一方面,美国朝野内心深处对在日本使用原子弹造成的民间重大伤亡事件也心有内疚,因此更加对涉及战争罪行的中日韩争议“充耳不闻”,听之任之。直至今日,如果只是出于现实政治层面的考量,面对中国的经济崛起和国防军事力量扩充,美国在某种程度上更需要与日本手。美国理应遵循北京的思考逻辑,不对日本的历史问题高调反弹,引发美日关系的紧张。不过,美国朝野最终认识到,历史不是空白的,对历史罪恶的姑息,那就是对人类正义的背叛,美国也难逃“帮凶”的谴责,因此终于出重拳“挞伐”日本,这对日本改变历史态度将会产生深远影响。
北京面临的挑战十分严峻。日本国内和国际社会有一种历史的偏差认知,认为是美国打败了日本,而不是中国的抗战。如今,全球又会认为,是美国逼使日本重新反省历史,而中国只是从政治现实出发,打历史牌而已,并非真的看重历史真相和历史公义,纯粹的机会主义而已。这对中国作为大国的形象十分不利。
下一篇:罗志田给本科生开书目
返回顶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