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交办案件调查认证结果。中午颇热。收亚马逊订书四册,付款138元。《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呐喊><彷徨>综论》,王富仁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丛书,2010年1月初版初印。作者为当代著名的鲁迅研究专家,新中国有学位制度后第一位文学博士,曾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等。该书是新时期鲁迅研究的标志性成果,观点独特,见解精辟,在鲁迅研究界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首先提出了区分中国思想革命和政治革命的不同规律和“回到鲁迅”的口号,曾引起学界的广泛讨论,对鲁迅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书明确区分了中国现代政治革命和思想革命,把鲁迅小说置于中国现代思想革命的历史进程中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认真的考察,强调文学是主客体互相作用的产物,强调鲁迅独有的思想个性与艺术个性。《改革时代的中国现代主义:作为精神史的80年代》,张旭东著,崔问津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批评理论与文学研究”丛书,2014年1月初版初印。虽然本书英文版较早出版(1997年),所讨论的文学和电影历年来也广受关注,有不少相关论述,但作者在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敏锐的理论感觉基础上,将之放在“中国现代主义”的理论框架下进行讨论,述之以极具思辨性和穿透力的语言,提供了一种不同的阐释,对相关的研究不无启发意义。《阿Q生命中的六个瞬间》,汪晖著,精装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六点评论”丛书,2014年1月初版初印。该书是汪晖关于鲁迅以及辛亥革命研究的最新力作。作者通过对阿Q生命中的六个瞬间的细致分析,把阿Q的形象置于中国革命的历史解释和文学叙述中来解读,从崭新的视野回答了鲁迅《阿Q正传》研究史上的三大经典问题,由此对辛亥革命和现代启蒙进行思考。《不日记二集》,陈子善著,山东画报出版社“漱玉文丛”,精装本,扉页附赠猫书图藏书票,2015年5月初版初印。此为作者《文汇报.笔会》“不日记”专栏文字的第二次结集,“在短短八九百字极为有限的篇幅里,探讨一个文学史小问题,考证一件文坛遗事,发掘一篇作家集外文,评价一本旧籍或新书,并非轻而易举。但这样的尝试很有趣,我就勉力为之。” 晚有同村人来访,说其亲戚家的孩子上油田四小一年级事。散步回家,大汗漓淋。翻阅《第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