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13(辛卯年八月十六日) 星期二 小雨】
连日降雨导致网购书册迟缓,今日收到大宗,《脑的阅读》,《我的读书故事》,《金岳霖回忆录》,《黄药眠评传》,《私家历史(第1辑)》,《“圣男”时代来临?》(上海书评),《周氏兄弟与日本》,《知性女人.情未央》,《曹辛之集》(精装全三册),付费283.5元。《曹辛之集》包括《曹辛之集:第一卷诗文》、《曹辛之集:第二卷书刊装帧》、《曹辛之集:第三卷书法•篆刻》。曹辛之从中学时代起,就在报刊上发表诗文。1936年他与吴伯文、孔厥等创办抗日文艺周刊《平话》。1940年在重庆生活书店《全民抗战》周刊编辑部,开始从事书籍装帧设计工作。1942年编辑了普希金诗选《恋歌》,由现实出版社出版,署名曹辛。1945年,诗集《春之露》(又名《撷星草》)问世。抗战胜利后,他与臧克家等创办星群出版社,并先后与人合办《诗创造》、《中国新诗》月刊。曾以笔名“杭约赫”出版诗集《噩梦录》、《火烧的城》,长篇政治抒情诗《复活的土地》。1981年与辛笛、陈敬容等八人出版了四十年代诗选合集《九叶集》。1985年出版诗集《最初的蜜》。他装帧设计的《苏加诺总统藏画集》(合作)获1959年莱比锡国际书籍展览会装帧设计金质奖;《郭沫若全集》获第三届全国书籍装帧展封面设计荣誉奖等。其作品还有装帧艺术专集《曹辛之装帧艺术》、《曹辛之书法选》、《曲公印存》。新中国成立后,曹辛之历任北京三联书店总管理处美编室主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审,《诗书画》报主编。曹辛之是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装帧艺术研究会会长。1993年5月,曹辛之荣获第三届韬奋出版奖。
【2011.09.18(辛卯年八月廿一日) 星期日 阴雨】
秋雨绵绵多日,时骤时缓,但全体同事坚持从晨六时至晚九时在城中村待命,应付国家卫生城复检。期间,值班人员代收卓越网订书多册,《老舍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命运》(傅光明),《浪漫主义在中国的四种范式:鲁迅、沈从文、郭沫若、林语堂》(俞兆平),青岛出版社大家文库第二辑之《思辨历程》(王元化)、《对镜检讨》(聂绀弩)、《往事随想》(吴祖光)、《酒旗风暖》(台静农),《万象》第八、九期,付费155元。有感冒迹象,嗓子发痒。
【2011.09.19(辛卯年八月廿二日) 星期一 晴】
放晴,天高云淡,凉爽宜人。惜昨晚牌后食辣过度,胃极不适,上午居家休息调整。下午到办公室收南京《卧龙湖.开卷》第八、九期,东莞《悦读时代》第三、四期合刊。翻9月14日《中华读书报》,读来新夏《书名雷同及其他》,原来是读钟叔河《<书前书后>的书名》后所感。钟文刊8月12日《文汇读书周报》。书名如人名,人人皆可用,较真大可不必。
【2011.09.20(辛卯年八月廿三日) 星期二 晴】
收卓越网订《读者时代》,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8月初版初印,付费23元。该书为“唐诺在文景”系列之一,已出的两册是《文字的故事》、《阅读的故事》。唐诺,本名谢材俊,1958年生于台湾宜兰,曾经长期从事图书出版工作,现为自由读书人,专注于与阅读相关的自由写作。关于阅读的著作,在海峡两岸读者中都有很好的口碑。“《读者时代》是近三四年来我为一本一本了不起的书(包括电影)、及其背后一个一个了不起的书写者所认真阅读、认真思索、并认真写成的文字(认真,是你惟一能回报这些书、这些人的方式)。它们自我设定的位置是进入,而不是褒贬点评;它们寻求的是可能性,以替代只此一种的答案,因此,这是一本阅读者的书,而不是一本评论者的书,它们给自己最艰难的工作正是,如何在广漠如冰原的世界中召唤同类,让这每一本书都找到读它的人。”书中所谈作家、导演如冯内古特、格雷厄姆•格林、卡尔维诺、本雅明、契诃夫、阿城、侯孝贤等,会广泛吸引各个层次的读者。
【2011.09.21(辛卯年八月廿四日) 星期三 晴】
海内外瞩目的华语民间第一文学大奖——第二届(2010)在场主义散文奖,经过半年的多层酝酿评选,终于6月30日揭晓,经过一周的公示,于7月7日正式确定并公布,9月19日在上海复旦大学举行颁奖盛典。台湾著名作家齐邦媛的《巨流河》力获本届在场主义散文奖;大陆著名作家张承志《匈奴的谶隔》、李娟《阿勒泰的角落》、筱敏《成年礼》,获得在场主义散文奖提名奖;刁斗、格致、庞培、赵瑜、马小淘等10位作家获得在场主义散文奖新锐奖。2008年春天,以周闻道为首的散文作家发表了《散文:在场主义宣言》,成为中国当代第一个自觉的散文写作流派。在场主义以“在场性”的在场作为流派的哲学本体论建构;以“散文性”的在场作为流派的散文本体论建构;以介入——然后在场作为流派的写作方法论建构。强调在场主义散文就是无遮蔽的散文,敞亮的散文,本真的散文。在场写作必须要有鲜明的精神性、介入性、当下性、发现性、自由性几个向度。
【2011.09.22(辛卯年八月廿五日) 星期四 晴】
明净的天空无一丝云彩。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第九期,首篇为赵学勇《“美丽总是愁人的”--<边城>的悲剧诗学解读》。本文认为,在沈从文的创作中,始终贯穿着“美丽总是愁人的”这一诗学命题,它蕴含着作家对历史、现实、人生、生命等诸多问题的艺术思考。《边城》正式作为践行这一命题最重要的作品,它以特有的现代叙事方式阐发了作者对“美令人忧愁”的认知,“美令人忧愁”又赋予《边城》深邃、悲郁的哲学意蕴与美学风格,复原或者说是建构了诗意、健康的生存方式。在《边城》中,“美令人忧愁”这一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感性与人世沧桑、并且本身就包含着悖论性的命题,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阐释,而生命的悲剧意蕴也正是在对这一命题的书写、阐释中得以深度呈现。它使《边城》最终得以超越爱情故事的表层,在“哲理与诗性”的精神空间拷问历史和生命的真意义与真价值,也成为了反映沈从文心理现实最重要的文本。“美令人忧愁”这一曾经中断了的诗学传统,在沈从文这里得以弥合,焕发出更加夺目的现代光彩。
【2011.09.26(辛卯年八月廿九日) 星期一 晴】
上周五收到从淘宝网上购得的台湾远景版钟芳玲新著《书店传奇》,90元。9月25日《长治日报.副刊》发《博尔赫斯的中国情》小文。周末两日接连赴宴、看病号,人情交往不能不考虑的事。今收上海辞书出版社“开卷书坊”丛书八册,《劫后书忆》(躲斋),《书虫日记二集》(彭国梁),《开卷闲话六编》(子聪),《书林物语》(沈津),《我的歌台文坛》(宋词),《纸醉书迷》(张国功),《寻找旧我》(鲲西),《条畅小集》(严晓星),以及《光阴:中国人的节气》、《中华二十四节气》、《古典时期的图书世界》三册,付费200元。海豚出版社社长俞晓群先生从北京挂号寄来钟叔河先生《记得青山那一边》,原所购此书装帧颠倒,告知喻后复得一册,感谢俞先生。颠倒之书抓紧给海豚寄过去。海燕出版社宋国云君寄赠棒棒仔图画书之《安的种子》、《蔷薇别墅的小老鼠》两册,送芊一悦读。下午下班时又收在当当网上购买的第二届在场主义散文奖获得者齐邦媛的《巨流河》(软精装)、周晓枫的《雕花马鞍》二书,付费43元。今天开始上路值班两日,迎接市委主要领导对城市综合提升工作的检查。晚参加说不上有多熟悉的朋友之子婚宴,在这个部门工作受众多,被请亦多,餐后徒步三公里余归家,权作锻炼。
【2011.09.27(辛卯年九月一日) 星期二 多云转小雨】
近段时间感觉腹部富态了,这是不希望看到或感觉到的。上午值班间隙,入华英书苑总店览书,签单360元聚书多册,自留七册,《中国惯用语大辞典》,《中国歇后语大辞典》,《忽然想到:画说.说画》(陈四益文,黄永玉画),《蒙田意大利之旅》(马振聘译),《雪泥集:巴金致杨苡书简劫余全编》,《悦读MOOK》(第二十三卷),《好德好色:吴宓的坎坷人生》。收卓越网订书三册,台湾齐邦媛《巨流河》(平装本),〔奥地利〕里尔克《马尔特手记》,朱振武《爱伦.坡研究》,付费74元。晚与朋友在滚过驴肉店小聚,饮酒若干,雨中归家,续读彭国梁《书虫日记二集》,翻《书店传奇》。
〔2011.09.28(辛卯年九月初二日) 星期三 中雨〕
换智能手机Dellmini5。上午续读《书虫日记二集》,在淘宝网订阅《中国古籍插图精鉴》,收9月4日《长治日报》样报两份。下午应约玩牌,甚不爽。晚与人事局郭某、民政局吴某等朋友在钻井二公司院内山东阳谷炖鸡城小聚,饮酒若干。细雨中回家,想起宋词《我与黄裳的书缘》文末几句话,“我和黄裳因书缘而有这一次豪饮,此后历经风雨,劫难重重。再相逢时,我已称他为裳老,虽多次对酒,再未见他豪饮,只能浅浅几口了。”黄裳老先生的女儿容洁在美国工作生活,自己每每在其博客跟帖留言,也常常称黄裳为“裳老”。
【2011.09.30(辛卯年九月初四) 星期五 雾转多云】
昨晨薄雾,秋意愈浓。上午给俞晓群先生挂号寄去钟叔河《记得青山那一边》错装本,与俞著《这一代的书香:三十年书业的人和事》、《前辈》二书,并附短信请签。读毕《书虫日记二集》二零零六年部分。
今晨浓雾。太仓图书馆寄赠《尔雅》第四期,太仓城西郊主题特刊,有徐雁中学语文老师虞桃元文《“萍踪偶寄直塘家”--我印象中的徐雁》,誉徐雁是“一位谦逊而务实的读书人”、“全民阅读推广”的积极分子。“为书香社会打工”的南京《卧龙湖.开卷》执行主编董宁文兄题赠其《开卷闲话六编》,并《译林书评》本年度第一、第四、第五共三期。下午逛万佳书店,二十八元购许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精装本《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米兰.昆德拉)。晚参加同事之女回门宴。
在卓越网下单浙江大学出版社二零零一年新版《藏书之爱》系列三书,《藏书之乐》、《最伟大的书》和《搜书之道》。作者A.爱德华·纽顿(1864—1940),美国藏书家和书话作家,其余暇以阅读、藏书自娱。曾屡次造访伦敦,多为购置心仪的古籍、手稿。1918年,散文集《藏书之乐》问世,不但立即畅销,并成为同类著作之经典。此后他继续发表许多与藏书有关的文章并一一结集出版,广受读者欢迎。译者陈建铭,译有《查令十字街84号》、《嗜书瘾君子》、《纸房子》、《托尔金的袍子》、《非普通读者》等,主编有《逛书架》、《逛逛书架》等书。译者杨传纬,英语教授,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84—1989年曾任北京师范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前身)院长。1987年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名誉博士学位,译有《教授与疯子》、《OED的故事》、《夜晚的书斋》、《书趣》、《闲话大小事》、《旧书重温忆华年》、《坚忍与刚毅》等。
《藏书之乐》是《藏书之爱》系列的第一本,是爱德华·纽顿的代表作,是美国藏书著作的经典。书中谈他收藏的珍本书,谈追寻名著手稿的艰辛,谈鲍斯威尔、约翰生、王尔德等名家掌故,以及在收集过程中得来的文坛逸事,配以书影和作家照片,很有阅读和收藏价值。作者还在书中详细描述了自己爱书的外观形式、爱书的时间痕迹、爱书的流浪过程、爱书的价格波动、爱书的交易纪录,这些藏书过程的乐趣,道尽图书收藏的苦辣甘甜、欣悦哀愁。与老版相比,本书新增八篇文章,使《藏书之乐》成完璧。
《最伟大的书》是《藏书之爱》系列的第二本,主要介绍爱德华.纽顿收藏的各种珍稀版本圣经的故事,从古登堡圣经到英国十六、十七世纪出版的各种珍本圣经,还有他书话写作的机缘、美国古书收藏家贝弗利·丘的藏书事迹等,配以美轮美奂的书影、老照片和图片,读来赏心悦目,让他的书房中每一部书都有了生命。
《搜书之道》是《藏书之爱》系列的第三本,爱德华·纽顿总结了他几十年的收藏经验,道尽苦辣甘甜、欣悦哀愁,可谓一生的总结。“书之为物”中回顾了西方印本书的收藏历史和莫里斯、莫舍尔等书籍艺术家的功绩。《搜书之道》其余部分回忆拍卖场风云以及藏书家卡洛琳·韦尔斯等种种珍闻逸事,都有很强的知识性和趣味性。
博文正文
返回顶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