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21 星期五 雾转多云〕
事情不多,在办公室一整天读毕《日记杂志》第45卷。收第12期《博览群书》、第6辑《书品》。晚与朋友聚前,顺致华英费48元购《读库》(0705)和《魏晋名士风流》二书。后者宁稼雨著,中华书局07年11月新版。
〔2007.12.22 星期六(冬至) 小雨转阴〕
窗外小雨淅沥,妻女在客厅包饺子,卧室躺读毕第12期《建业》,本期主题“趣味生存的梦想与现实”。
作为一种较为悲观的隐喻,西西弗斯的故事暗示了我们人生的无趣:人生不过是一场单调而麻木的苦役。哲学的思索总能披露生命苍凉的底色,却不能完好概括我们身处其中的这个生机盎然的世界。趣味生存,自己找乐。保有一个自己的乐趣,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梁启超在一篇文字中谈到,最能够称为趣味的事情,莫过于以下四项:劳作、游戏、艺术和学问,其他的事情,如赌博、喝酒一类,不断做下去不免会产生趣味的反面,以有趣始而以无趣终,变成自讨没趣。
王小波的“思维的乐趣”认为,一个人要是肯不计功利地追求智慧,也就是常常能保持一种“自由而新奇”的状态,那么他就是最容易产生幸福感的人。这就是说,不但要有趣,还要运用理性“脱离了低级趣味”,进入智者的境界。《书店风景》、《书天堂》的钟芳玲念了近十年的哲学,在写博士论文期间,却发现自己爱谷登堡甚于爱亚里士多德,干脆由此弃哲学而投入与书相关的行业。这是舍弃智慧的内容改而欣赏智慧的形式,“档次”虽然降低了一些,趣味却货真价实。淘旧书一向是文人的崇高生活乐趣。这些人出于惯性,一见有书摊的地方就会凑上去瞄几眼,仙遇中意者,就与收入微薄的摊主来回砍价,结果是用有限的银子换回几册旧书,再把书名和价格拿到博客上晒。这乐子足可以打发多少叫人羡慕的时光啊!
乐趣是不能要求别人的。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让自己活的有趣一点,轻松一点,享受一点。有趣,其实是一种平和自由的心态,即能够对自己不了解的东西抱以宽容,能够对自己不赞同的观点抱以理解,能够对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抱以尊重。加菲猫说:“除了吃和睡,生命也许还有别的意义,不过我觉得没有就挺好!”
博文正文
返回顶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