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0.05 星期五 微雨
手机开开就有事,接连三位同学找。在北京发展的初中同学来,而柯柯非要去万佳看会儿书,无奈乘车来往一趟,买少儿舞蹈碟子一盒、《豌豆笑传》一册、《读书》第10期一本,费25元。近晚取《读书文摘》第9期,4.5元。在天涯书局下单订购《世说新语新校》、《世说新语研究》、《忆沈从文》、《沈从文与巫楚文化》、《中国人史纲》诸书。夜读董桥《故事》、洛夫《雨想说的》。
2007.10.06 星期六 细雨转阴
1、去办公室整理票据毕,翻须兰的《黄金牡丹》,绘画艺术评论集,均刊最初几卷《万象》上。之后到蓝天查阅中国旧书网上的国画藏书票,不得,打印16张南京刘二刚关于读书的文人画,筛选后自制书签用。
2、午餐,看河南卫视第8频道的《鲁豫有约》。柯柯说,昨天在万佳书店见到了《鲁象有约》,有好几个人看。中国汉字多,捂住半坡念半坡,“豫”成了“象”。待端上炒菜,又指着盘子说,再弄个花边,就跟昨天的书上一样了。多带孩子逛书店,她自己就自觉长见识。
3、续读《雨想说的》。洛夫在后记中谈到,他的诗歌进入国内市场是1990年花城出版社推出的《诗魔之歌--洛夫诗作分类精选》(舍存,精装本只印了820册);国内最近出版的集子是199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洛夫精品》仅印2000册(已从网上购得);《雨》这本自选集收65首诗,大约三分之一为旧作,其余三分之二尚未结集出版,甚至还有十多首未曾发表过,读此可以集中看出洛夫诗歌的整体风貌。前几日在天涯书局发帖求购大陆出版的几册研究洛夫的专著,分别是:《洛夫评传》,龙彼德著,1995年6月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漂泊的奥义:洛夫论》,少君著,2003年9月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洛夫:诗.魔.禅》,钱建军、向亿秋合著,2004年7月中国文化出版公司出版。今在《雨》之附录《洛夫书目》中又发现大陆还出版过洛夫书三种,分别是:《洛夫诗选》,1993年2月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葬我于雪》,1992年2月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我的兽》,1993年5月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我的兽》已在孔网下单,而《洛夫诗选》、《葬我于雪》在几个旧书网上寻觅不到,又在天涯书局发帖求购。考虑徐雁教授在南京大学,而《洛夫评传》又是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故发邮件让其弟子帮忙代觅一册。
4、曾经有朋友问过,弄恁多书啥用啊?孩子看,还好点;孩子不爱看,净是累赘。这使我想起来新夏先生在《藏书的聚散》中一段话:
我有几间屋的藏书,年龄已近九旬,生老病死已经过了三个字,身后任其散失,何如生前自家料理,免得贻累子孙,自然地产生了主动散书的念头。我曾把这打算和一著名藏书家交流,这位忘年友曾以辛勤经营所得,摒弃声色犬马,痴情于聚书。我向他讲聚散之理,他很通达,说他的聚书是一种“玩趣”,以后如何,听之而已。中年人尚且如此豁达,我又何所惜。于是决定亲手散书。化私为公,捐赠社会,不失为上策,但大图书馆不捐,因为它们藏书丰富,无需锦上添花,怕落到巴金捐书被剔旧处理的命运,如是那样,还不如让家属用藏书换几个零用钱。最后决定送还故里,把书赠我故乡——浙江萧山。我提出这一愿望,立即得到当地政府同意,并迅速落实。他们在当地新建3万多平米的新图书馆中,划出一块区域,建立我的专藏图书馆,接受我的手稿、著述和藏书,并因我藏书中有相当分量的方志,又在史志办公室下另立一方志馆。与此同时,绍兴有一失地农民,志在普及农村文化,向我求助,我也承诺赠书。我仅留下我尚需阅读与参考者外,先后捐赠了藏书的大部分。如此这般,我实现了不散之散的心愿,为自己一生钟爱的聚书找到稳定的去处,让我的藏书终得其所,发挥更大的作用,免得日后流落街头。至于剩下的小部分藏书,家人已承诺,一定会遵照我的嘱托办理。两全其美,不亦善乎!
2007.10.07 星期日 小雨转多云
读毕《雨想说的》。午与老乡聚。晚翻《偷书贼》。
博文正文
古澶修远居书事(2007年10月之二)
2007-10-07 19:56 星期日
返回顶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