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在上高中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母亲去亲戚家吃了顿火锅。那已经是近20年前的事情了……
母亲吃完火锅回来后的神情我记得很清楚,她不断地给家里人说,现在城里人吃饭就是好,准备一桌菜,想吃啥就往锅里放啥,就那么打一个滚儿,捞出来放点调料,又热又香。
我说要不我们也买个那样的锅,插上电就能吃了。
母亲问我,一套买下来得多少钱。
当她听到那么一个电炉子,那么一口锅要一两百块钱的时候,她的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
父亲也是一直不主张浪费,母亲比父亲更甚。我和弟弟妹妹们就是有机会一起跟他们进趟城,央求一百次也没用。父母的观点很一致,就那么一桌要不了20块钱的菜,在火锅店吃就要过一百啦。
我们狡辩,那不是还有肉吗?
肉?就那些肉不够我两筷子夹的,一盘一盘都是十几二十几,还不如回家杀只鸡,等过年的时候,我们家杀了猪,你们想吃多少就吃多少。这一般都是父母亲的台词。
这20年来,母亲吃过的火锅屈指可数,她说,她怕跟别人吃火锅,大牙都没了,吃起啥来要撕扯,动作大点的时候一桌人都要看着你,那多丢人!
这几天农闲,母亲到县城跟我们一起住几天。我早几天就在喊,想吃火锅了想吃火锅了。
这耳旁风在弟弟旁边吹了几天,他就明白我的意思了,然后找个时间,以我想吃的名义顺带着母亲去解解馋。
我们的计划终于实现。
母亲坐在火锅的桌子旁边,看着土豆,很准确地估计出了那一盘6元的土豆实际上也就是小小的两个,不到8两,按一斤8毛算,最多也就是8毛钱。
母亲再看看菠菜后长长叹口气,在家这都是没人吃的菜,一个夏天的菠菜,都长老了,几尺高的,喂猪都不吃,这里摘几个叶子就是6块。
母亲挑剔了很久,她甚至问我们那火锅的锅底会不会重复利用、这一个小时能烧多少钱的煤气等等,尽管如此,她吃着吃着就找着感觉了,一碗香辣小料,她一口不剩地吃完了,最后还用料碗猛猛喝了几口鸳鸯锅底的辣汤……
我因为胃的原因,吃不了辣的,望着母亲大快朵颐的样子,只有一个劲一个劲地夹菜。我说这里都是自己的儿子啊,就不用客气,你咋撕扯都成。
母亲说,自己家里人,我跟你们客气啥,这土豆在辣锅里一煮味道还就是不一样啊,你看,这白菜也是,裹着辣椒花椒,吃着就香,平时都不待见它。
我饭量不算大吧,早早吃完后负责给他们几个捞菜,一人一勺轮番舀出来,放在他们面前。一边煮着,一边招呼服务员加菜,直到他们一个个都喊够了的时候,才鸣金收兵。
母亲问我,这一桌大概多少钱?
弟弟抢着说,七八十吧。
不知道母亲嘀咕了什么,我们几个乐呵呵地开始收拾东西打道回府。
算账的时候,她看到弟弟给了前台一百多,然后又是一路感叹,最后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
就按150算,要是在老家我和你爸过日子,菜是自家种的,肉是自家存的,要是没其他开销,我们能过两个月啊!
我说老阿奶啊,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吃到肚子里的才算自己的,你豁那么大个几个大牙,给谁省钱呢,就是一顿火锅呀,下次你上来,我们带你去吃顿东北菜,那里的乱炖很出名。
乱炖?母亲不解地问。
我说就是大杂烩的意思,啥菜都有,最多的是土豆和白肉,还有血肠。
我知道母亲要问价格,就含蓄了点直接给她说,一脸盆才十几块,我们四个人一次都能吃饱。
那就是一人三四块,还有血肠,好,下次我们再去吃一顿,我们不管你爸了,谁让他不愿意来,总是守着他那几个羊啊猪的!
哈哈。
我和弟弟、弟媳都笑了。
至少我们都有了个盼头,下次老妈上来就直接去东北菜馆,嗯,一定要找个弟弟送货(粮油)的菜馆,那样作弊起来方便,几个人哄一个老阿奶还不绰绰有余。
博文分类
日志存档
博文正文
返回顶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