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菲,在很多年轻人的心目中,就像亦舒师太那样神圣,伟岸,那么没有瑕疵……
不说王菲哪一年出道的,但她最后一场演唱会是在2005年,已经过去五年了。
如日中天的王菲应该是90年代末期到2005年以前,这段时间,国内的娱乐圈有一点一元化的意思,即,电视媒体几乎一统天下,网络媒体在娱乐圈里发生的影响力少之又少。想起了刘天王的一句话:
“你们要乖哦。”
是的,王菲说不出来。
刘天王是跟着大陆及香港的娱乐圈一起走过来的,他应该深谙此道。
王菲这次的新闻发布会依旧沿用以前的套路,显然有点不合时宜——
一向少言的王菲登台后,微笑着和媒体打招呼:“大家好,欢迎大家参加这个记者招待会。”随后了顿了顿说:“久违了。”……主持人现场跟王菲讨教买票的秘诀,缘由是王菲演唱会的门票很抢手。对于这个问题,王菲说:“买票的秘诀啊,我不知道,没有秘诀。”(京华时报)
大陆的好多作家在模仿亦舒的写作风格,很多粉丝在努力朝师太确定的方向去做人做事。可是,师太的教育背景和成长环境和大陆的很多人风马牛不相及,东施效颦只能适得其反,甚至让人恶心。所以,师太终究是师太,没能在大陆持续热下去,和琼瑶不是一个档次的作家,或者,没可比性吧。反过来再看王菲,她及她的策划人在经过了十年后,依旧还用古老的招数希望粉丝们掏腰包,那位,你觉得可能吗?
十年前的亦舒,十年前的王菲。
十年后,如果你继续沿用十年前的思路去写字,十年前的思路去唱歌,谁还会买单?MJ在台上只“砰”了一声,在那里很酷地呆站几分钟,静静地享受粉丝们的尖叫,那是一种迸发的激情,可是王菲不是MJ。MJ只有一个。春哥拿着话筒在台上闪几下,跳几下,粉丝们的短信像潮水一样涌向湖南卫视,可惜,春哥只有一个……
十年前,我要是在网络里跟名人说上一句话,我可能在大半年,甚至好几年的饭桌上都要唠叨这个事情。但现在大大的不一样了,姚晨们已经把放屁吃饭内裤颜色的事情都早就在微博里荡漾开了,你王菲的酷又有几个人会着迷呢?
总之一句话,我不看好王菲的复出,或者,这种方式的复出。
另外,主办商不断吹嘘预售票卖了9成,但经查证除了低价和VIP票售罄外,中价票还有大量,“一票难求”只是虚像。而李亚鹏投资失败再被提起,有称他所投资的制作公司、夜店等均惨赔,再加上女儿李嫣疗程要进行到九岁才完成,每年都要花费数以百万元作医药费,让王菲无奈之下唯有复出赚快钱。(信息时报)
不论怎样的目的,我只想说,现在的粉丝们比十年前,不知道要精多少倍,换汤不换药的方式在十年前也许可以,现在不成了。
我确定,以及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