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潘小娴
就像缺乏悬念的兵乓球比赛一样,跳水也越来越演变成为“中国人的舞台”。所以,“世界战中国”也一直成了跳水世界近年来的话题。也因此,在2009游泳世锦赛刚刚开锣,各媒体非常关注的都是只有一个问题——“谁能够挑战中国?”而更遗憾的是,得出的结论似乎只有那个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以最后一跳创造奇迹、从中国跳水队手中“抢”走了男子跳台金牌、成为中国队未能包揽金牌的唯一“拦路虎”——澳大利亚小伙子马修。很多西方媒体干脆称他为“一个人和一个国家的对抗”。虽然马修连连否认,但是,几乎在各种跳水比赛中都轻松囊括金牌的中国队,强大得实在让比赛没有了什么悬念。当难得有那么一个外国人,撕开了中国队金牌包围圈的口子,尽管只是一个小小的口子,当然也被给予无比的厚望了。
强大的中国跳水队“梦之队”,雄心勃勃地想在2009游泳世锦赛延续北京奥运会上的辉煌,并希望能实现包揽世锦赛10金的梦想。谁都相信这似乎也不是什么难事。如果剧本按此演下去,的确有些索然无味。不过,开赛仅三日,在四场决赛里中国“一反常态”丢掉了两金。先是在预赛发挥失常险些被提前淘汰的墨西哥美女埃斯皮诺萨,在女子10米跳台决赛中爆冷,力压北京奥运会该项目的金牌得主中国的陈若琳,摘得了冠军。埃斯皮诺萨也成为了罗马第一位冲破中国军团包围的外国选手。接着在女子1米跳板的决赛中,32岁的俄罗斯名将“女版萨乌丁”帕卡琳娜击败了中国的吴敏霞和小将王涵,夺得冠军。这枚世锦赛金牌,也是帕卡琳娜继1998年连夺3米板双冠之后,时刻11年,再度摘得世锦赛冠军,堪称一个不老的传奇。
两块金牌的失利,不仅打碎了中国跳水“梦之队”再次无缘包揽世锦赛10金的梦想,而且让中国队的金牌数已经确定无法超过上一届。虽然,看到屈居亚军的陈若琳在领奖台上闷闷不乐,眼睛发红,这的确是一个遗憾。不过,梦碎之后,却让人在遗憾中看到了跳水从一个国家回归世界的可能与希望。
所以,这也就难怪,当埃斯皮诺萨夺冠后,出现了非常悸动人心的场面:各国的教练和队员都纷纷走到她和中国教练马进面前表示祝贺。当然,另一点让我更高兴的是,埃斯皮诺萨还是“中国制造”的冠军,这说明中国跳水队并不那么吝啬,已经开始把先进的训练技术和科研成果传给世界其他国家。
其实,不管任何的比赛,当它渐渐地陷入一个国家的竞争后,缺乏的不仅是悬念与精彩,而且更缺乏的是参与比赛者与关注比赛的世界性的观众。这是谁也不希望看到的局面。正如埃斯皮诺萨的中国教练马进说的:“国外选手就是需要多战胜中国选手的例子……”但是,要国外选手多战胜中国选手,这当然需要优秀的教练相授才行。从这点上说,“一人独大”的中国兵乓球队,是否更应该有所触动呢?
博文正文
返回顶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