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潘小娴
2009年第三届世界乒乓球总冠军赛(大王者杯赛)将于明天在湖南长沙开幕。其实,冠军估计也没多大的悬念,反正大体都会落在咱们中国队员的手中。对我来说,唯一的可看点,也就只有那个酷小子王皓了。
说来,中国乒乓球队员中,我最喜欢的是邓亚萍。被誉为中国乒坛“大姐大”的 邓亚萍,圆圆的脸上永远透着一种孤傲,一挥一拍之间,都有种“舍我其谁”的英雄气。只是,之后,再也没有看到哪个乒乓球队员的身上有过这种定乾坤的霸气。直到后来出了个王皓,这小子,人长得虎虎生威,球打得虎虎生威,连话也说得虎虎生威。记得当初我之所以关注王皓,并不是因他获得过什么冠军,而是他在某届世界锦标赛中国男队输给瑞典队后所提出的“王浩哲学”——“在中国任何东西都可以是第二,唯独乒乓球必须是第一,第二就是失败,但如果中国所有的东西都是世界第二的话,那中国将会是什么样子?”王浩的这一番吆喝,道出国球乒乓球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同时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和教练员在国际比赛中所承受的压力。这种想法也许在很多运动员心里早已折腾了千回百转,但我却只听到王皓敢大声吆喝。
为这愣头小子一句虎虎生风的吆喝,我觉得他好歹有了些邓亚萍式的霸气。可惜的是,这小子话说得虎虎生威,比赛时却总是让人从失望到绝望。在我关注过的2004年与2008年奥运会,他都败得一塌糊涂。2004年在与柳承敏对决中,王皓打得慌作一团,每场都输得那么“完美”——陷入被压打的局面。结果这块被认为很有把握的单打金牌却被王皓输得颜面尽失。等到2008年奥运会,四年磨一剑,又是与同门师兄马琳争金牌,不就像平常的友谊赛吗,这下心情该放松了吧?哪曾想王皓还是频频失误,累我喊哑了嗓子助威,最终他还是与冠军擦肩而过。气得我当时巴不得手中握有铁扇公主的芭蕉扇,把他扇到天边去,眼不见心不烦。
不过,生气归生气,看看乒乓球总冠军赛要开锣了,我又有点心思思了。西方哲学家说,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但在我关注过的比赛中,王皓已经两次踏入同一条河——与冠军失之交臂了。这一次总冠军赛,总不会还那么背,第三次再踏入同一条河——只得个亚军了吧。心里头有那么一个牵挂的开端,没有什么悬念的2009年乒乓球总冠军赛,于我也算找到了值得期待的眼球效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