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晚小品看文化统战新形式
鸡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中,丰富的语言类节目让观众看得直呼过瘾,其中的小品《天山情》在演出后好评如潮。这是新疆题材语言类节目首上央视春晚,也是央视春晚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演员主演的小品,谱写了各民族共创美好生活的篇章,诙谐幽默,让人耳目一新。
天山脚下奶牛场主库尔班大叔“纠结”就源于一个情字。修建铁路时的一声炮响,吓得他家的奶牛不产奶,他不得不去维族姑娘迪丽呼玛尔采购羊奶来供应铁路施工队,拖欠了购买羊奶的款项。铁路施工队的会计送赔偿款过来,库尔班不愿接受赔偿,就让前来索要欠款的迪丽呼玛尔采假装保险工作人员,声称已经得到保险公司赔偿……实际上,如果公事公办,库尔班接受赔偿,顺利支付给迪丽呼玛尔购买羊奶的钱,那也不会引发那么多故事了。库尔班则认为修通铁路,促进了新疆经济发展,他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他把支持铁路建设当做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正因为怀揣着感激之情,他不愿意让铁路施工队为这场“意外”买单。
库尔班大叔与铁路施工队之间的相互体谅反映出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新疆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成为整个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天山情》的故事由真人真事改编,天山以北则长期是游牧民族活动地区,天山以南是典型的绿洲灌溉农业地区,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农业文化较为分散和封闭,铁路的畅通对生活在天山脚下的各族人民至关重要。在新疆各民族传统文化中,有一些思想观念和固有传统,诸如爱国主义的民族情怀、团结统一的价值取向、贵和尚中的思维模式、勤劳勇敢的淳朴品质、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崇德重义的传统情操,等等,长期受到人们的尊崇,成为人们生活行为的自觉指导原则。契约社会中,《天山情》的故事也许不会发生,也很难被理性的经济人所理解,但放在天山脚下这样的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中,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可以说库尔班大叔是传统新疆人的代表,别的新疆人有如此遭遇,也会采取相似的处理方式。
春晚小品具有寓教于乐的作用,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而言,春节联欢晚会是每逢传统新春佳节的文化大餐,受众遍及全球华人。凤凰网曾针对1991年到2011年20年间“我最喜爱的春晚节目”进行分析,发现语言类节目以39次的获奖次数高居榜首,同时,植入国家政治话语的爱国主题的节目也颇受欢迎。《天山情》属于统战题材的小品,登上春晚大舞台,推动各族人民的政治认同、国家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巩固和壮大统一战线,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
新时期新阶段统一战线事业是“大统战”,需要宏大的文化视野和高度的文化自觉。政治题材的小品上春晚不常见,小品中植入统战元素就更少见了,只要有利于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文化都属于文化统战的范畴。利用春晚小品开展统战工作,是文化统战在载体和传播形式上的创新。作为统一战线的重要形式,文化统战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繁荣、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特殊的功能,它与经济统战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文化统战使用文化的力量推动统战事业的发展,具有成员的广泛性和效果的长期性、持久性。文化统战和政治统战相互支撑、相互促进,通过文化认同巩固和提高政治统战的效果,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大力弘扬中华文化,离不开形式上的创新。发掘民族文化深厚的历史资源和当代资源,加快推进文化统战工作,对于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