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邓西
我敢打赌,大凡见过梅老师笔外意象书法的人都会对那个双福字留下深刻的印象。更有依杖跟他关系好,内心急切地想跟梅老师求那一幅双福字的人,我承认自己就是其中之一。
在梅老师所有的笔外意象的书法字之中我最钟情,也独爱这个双福字。也许会有人对我这个文艺女青年独爱福字表达出他们的鄙视之情,认为我特俗。你为何不喜欢读书或听雨几个字。读书和听雨这些字我自然是喜欢的,一看那字意境就出来了,多少满足了我追求浪漫的小资情调。但双福字我是爱。
不管我是文艺女青年或是小资情调女,我的内心对于福有种深刻的渴望。自古就有福气、福运、福报、福禄、福禧、福音、福相、幸福等美好的词组。我百度了一下福字的组词有三百多个,这三百多个词里面几乎个个都词意美好,寓意吉祥。
记得有一回,我去南山烧香拜观音。我的一位学佛的朋友特意打电话来提醒我,叫我不要求财,说求福就好了。我自然领会她的意思,也明白求来了福气,财也就到了。
福在中国是一种传承下来的文化,它的含义不是物质满足,主要是精神层面上的满足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比如幸福不是说你有多少钱了就幸福了。幸福是一种感觉,缘于付出或得到后的满足,是内心的安宁、不束、自在和平和。
一个家庭若父母健在且身体安康;夫妻感情笃深;孩子聪明懂事;家里一团和气,这就是幸福,是多少钱都换不来的福气。
人们把福字诠释为:一口田,衣禄全。意思是一个人只要有衣服穿,有一口田,能吃饱饭就有福气了。福字左边是个“衣”字旁,理所当然被认为是衣服这些最基础的生活需求,但在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除了对物质的需求,人们越来越趋向于对精神方面的追求。
梅老师的笔外意象不单写福字,还写双福字。自古人们就有双喜临门、好事成双、儿女成双,成双成对的美好憧憬。一个双福深谙着一个善良的人内心多少美好的愿意,他要呈现给我们的是多多的福气,多多的福运和多多的福报。
再来看看这个的双福字,它左右两边都是一口田,这代表最基础的物质需求,田就是地,地就是房产。更有意思的是梅老把“衣”字旁移到了中间,并且把“衣”神化为一个“人”,有头有肩,有两只长手臂。从“衣”到“人”这是从物质到精神的蜕变,梅老师把福字的寓意从对物质的追求提升到对精神上的追求。人才是福的本源,人都讲究物质和精神的高度重合,这与当今社会人们的需求十分吻合。
在梅老师的笔外意象陶瓷会展上,我再次看到双福字。那浓墨的双福字经过火的洗礼,在墨与火的瞬间碰撞凝结后更显惊艳。那意境不着痕迹却又丝丝入扣,一笔一划地慢慢刻入心灵。
会展上热闹非凡,我身边亦是人来人往。他们纷纷拍照,啧啧称赞,感叹汉字还可以这样写。我站在双福字前久久凝视,感觉四周突然安静了,我把人们屏蔽在我之外,他们消失了,只剩下眼前这红底黑字的双福。越看越觉它像一扇往外半推开的窗,而我就站在窗前。心灵的窗户开启,许多心思迫切地涌出来,想与他人诉说,尘封的往事也浮上心头。它们都在这一刻活泛起来,像清泉的泉眼汩汩流动。这让我想起儒家那句术语“福至心灵”,幸福来到心思则灵敏。
看着双福字,我心念执着:我一定要幸福!我一定会幸福!
从梅老师的笔外意象陶瓷会展上回来,我立即把他送给我的双福字从书柜里找出来,拿到一家裱画工作室去裱起来,挂在书房的墙壁上。
有月亮的夜晚,我坐在书房的电脑前写小说,窗外偶尔传来汽车驶过的声音。车轮辗过马路的声响此时也变得优美,风吹来阳台上栀子花的浓香,隔壁男子在弹奏卡农,琴声在夜风中飘忽。
我思绪如泉涌,一口气把余下的小说写完,抬起头就看到了墙上的双福字。顿时心生温柔,给自己一个微笑,原来幸福可以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