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中午,敏华送我到省作协门口,统一上大巴前往汨罗,参加“更有清流是汨罗”文学采风。作协这边由宗玉、娄成、秋菊组织,人数比前几天去浔龙河多很多。汨罗那边是文治、绍东张罗,两位小说家将本次活动当成了一件重要作品来完成,各个细节均丝丝入扣,几近完美。碰到雪梅姐,她马上递给我两份《湖南工人报》7月3号的样报,上面有李正祥先生对我的访谈《吴昕孺:但愿喜欢读书的人越来越多》。
主办单位还有《十月》杂志社。见到欧阳江河老师和季亚娅夫妇。前年在岳阳楼国际诗歌节上,第一次见到欧阳江河老师,没有合影留念,这次在屈子祠弥补上遗憾。还碰到余三定老师,老师说,他退休了。难怪胖了些。敏华看了我和三定老师的合影说,你们型号相差太远!我说,余老师是篮球运动员出身啊!
入住汨罗江大酒店,房间不算豪华,服务实在周到。5号下午,诗人文华来我房间聊天。他以前在中南传媒工作,是《快乐老人报》的创办人之一,三年前辞职自己办公司,专攻养老护理这块。他的诗歌颇有才华,敏华在二里半诗群发现了兴奋地告诉我,此后便有关注。
晚上,集体赴屈子书院观赏诗歌吟诵会。路上下大雨,一到书院雨就停了,将整个天地洗得干净清凉。见到李元胜、熊育群、谷禾、游和平、余艳、胡丘陵、陈群洲、田人、万宁、黄斌、王涘海、易清华、罗鹿鸣、李颖、奉荣梅、曹志辉、刘哲、彭晓玲、张雪云等。《芙蓉》编辑杨晓澜说,李寂荡来了。我连忙问,在哪?他指给我看,我便上去和寂荡打招呼,聊了会。他说:“你的《中国小脚》去年我们极力推荐参加《山花》的双年奖评选,可惜评委不给力,遗憾落选。”我向他表示感谢,遗憾会让我更加努力。
6日上午8点,去屈子祠祭拜屈原。供品有猪、羊头各一,粽子、水果、酒水若干;祭器有酒杯、酒壶、盘、香烛、鞭炮、神钱等;还有司礼宾二人,简称东礼、西礼;主祭一人;乐队数人;司鼓、司金、司炮各一人。程序约一个小时。
接着到屈子书院沅湘堂,听吉狄马加先生讲座。十分钟后,我出了讲堂,在书院各处游荡,先是和本地诗人李冈、张灵均、叶菊如聊天,再和中南大学晏选军、仲瑶教授等合影,又把姜贻斌和冯明德两位兄长诱拐出来,胡天海地,至11:30。
在屈子文化园“朝饮夕餐”吃过中餐,返程。回来后写诗一首《雨中汨罗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