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丕东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近日,厦门市海沧区在辖区内推广公务自行车,号召公务人员使用自行车外出办公,这一号召引发了各界广泛关注。
言外之意,是这一号召是清廉的表现,是体现党和政府如何如何神马神马滴。也确实,腐败已经渗透到骨髓,七经八脉所经之处很难有干净的角落,能够找出这种推广公务自行车的一件政府行为,是多么值得骄傲的事。
无独有偶,同日有一则来自国外的也是自行车的新闻:英国内政部次长贝克日前向内阁申请一辆脚踏车,当作他来往办公室和国会之间的交通工具。负责部、次长交通安排的法规室却没有批准,因为买辆脚踏车给贝克会增加纳税人的负担。
两则新闻如果孤立起来没什么,一个是民主国家,什么都要考虑纳税人的感受,否则就要受了民众严厉的批评,弄不好就要丢官。一个是专治国家,以领导的口味为重,领导说好就是顶呱呱。如果将这两则新闻一对比,却是那么的讽刺。我们的官员,挤牙膏似的挤出一点点的清廉,足以用作热血讴歌,却是英国政府所拒绝的存在腐败的行为。
产生这两种不同的考虑,原因很简单,在英国,政府的钱是纳税人的钱,不敢随意动之。在中国,我就不刻意说了,大家都领会。
如果我不关心国事,我想,公务自行车就是政府清廉,老百姓应该鼓掌,要把手掌拍肿了表达对政府的敬重。如果我关心国事,我该说句风凉话:狗皮与猪皮都挺厚的,皮表都粘有污物,拎哪张都一样,没必要显摆。
2013.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