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
原创: 曹习华 曹教授
反对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一直是官方主流所倡导的。但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总会披着新的外衣出现,不时在各地晃悠,让百姓怨声载道,让学者不敢吭声,让官员以为形势一片大好,结果就是让社会付出一定的代价。
当下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都是打着冠冕堂皇的旗号出现,谁看见了都不敢吱声。譬如上面说“抓铁留痕,踏石留印”,于是就要求事事留痕,件件留印,人为地增加基层人员的工作负担。仿佛谁一质疑,就是质疑上面说的话,但上面说的“抓铁留痕,踏石留印”也不是这个意思啊。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格言般的真理一点都没错,“蓝天保卫战”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但拿着它作为令旗,不因地制宜也不加以系统思考,而是简单盲目粗暴地推行,这就是官僚主义了。下面不得不执行,就逼出形式主义了。
世世代代烧火做饭的农民,突然有一天,自己的锅灶被贴上封条,告诉再也不能使用,因为烧火做饭污染了环境,估计不仅仅是现场的农民惊讶,就是那些逝去的祖祖辈辈听到了,都会从坟墓中惊醒。
但这样的事情真的就出现了,网传某县一个临时机构就开始这样神操作了,只是来到乡下的他们想过没有,一行人一路开车到乡下,那汽油对环境的污染不比老百姓做一顿饭少吧。
前几个月,北方某地一些收获季节的农民也困惑和气闷。因为他们世世代代收割的麦子都是手割,赶上农业现代化时代,终于可以用机器收割了,但基层干部告诉农民,为了环境保护,必须要用手割。结果种了七十亩小麦的村妇刘某听到后当场差点傻掉,欲哭无泪。
奇葩的事既然能够发生,就怕没个完。果然,原来在花生收获季节,农民们在户外剥花生也不行了!花生自从来到人间,就是这样剥的好不好?怎么外面剥个花生就污染了环境呢?如果说是污染环境,生活中污染环境的行为多了去了,为什么老是找农民的茬欺侮老实人呢?
现在一些地方政府,为打赢蓝天保卫战上纲上线,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极限施压,生怕自己政治站位不高。只考虑自己所谓的“政治正确”,不考虑百姓的利益和苦衷,不顾地方的经济民生。一些地方本来就不是城市化、工业化地区,竟然也要搞无猪县无猪乡,甚至还开始搞出无鸡县无鸡乡,没想到四五十年前割资本主义尾巴以新的形式出现,这明显背离了中央的要求和初衷。
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结果,就是农村几乎所有农户猪圈被拆掉,上十万个小规模养猪场被勒令关闭,加上猪瘟效应的叠加,出现了严重的猪肉短缺,导致当前的猪肉价格飙涨,还可能引发整个食品价格上升。
精准扶贫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善举,善待贫弱彰显了大国美德。但一位女教师李田田因为在自媒体上写了《一群正被毁掉的乡村孩子》,结果自己半夜被“约谈”。文章和后续事件揭开了今日基层表面背后的“乱象”:一个学校教师不在教育状态,学生不在学习状态,学校不在学校定位。而造成这一切“乱象”的背后,就是把实实在在为了百姓的精准扶贫,做成了给上级领导看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
当下的官僚主义因为拿虎皮扯大旗,仿佛批评官僚主义也一不小心变成了妄议,导致批评者生怕因为自己政治站位不高而不敢批评。当下的官僚主义表面看显得勤政,恰恰是不顾地方实际,缺乏系统思考,简单盲目行政命令的懒政。
一切不合乎实际的官僚主义,下面被行政命令所逼,结果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越严重,形式主义越厉害,上下显得越折腾,于是出现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以传达推动传达,以督查推动督查,以填表代替工作,以签名、拍照证明到岗在位……
结果就是看不完的文件,开不完的会,迎不完的检查,填不完的表,所有的人工作就是应付,没有时间精力深入思考解决实际问题,所有的人忙得身心疲惫,不再关心实效和结果。
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今天,能够用制度解决的问题,不要用耗时费力的行政来解决。毕竟整个国家精力有限,不要轻易牵一发而耗费上下全部精力。各级做好本职的事,聚焦于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就会逐渐偃旗息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