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日志存档
- 2月(1)
博文正文
陈瑞伍先生与同善社
2007-07-10 19:42 星期二
陈瑞伍先生(1883-1940),名云玉,字锡麐,号瑞伍。藻溪人。
民国元年(1912),四川省永川县红炉厂东场口回龙屋基彭汝尊创立“同善社”。自封为“南无清静自在无极燃灯佛”,是奉弥勒古佛之命,下凡来济度众生。这一时期,中国政局混乱,晚清统治刚被推翻,大革命成功的果实被野心家窃取,各地群雄并起,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风雨飘摇,平民百姓灾难深重。由于同善社以倡导善道、维护封建伦理道德、挽救世道人心为宗旨,兼收儒、佛学说,提倡儒家孝悌忠信、五伦八德,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之道和佛教“明心见性”、“证果成佛”之说为教义,通过内练“内功”以至明心见性,结合“多结善缘、多做善事、多捐钱财”的“外果”修行。于是,在全国各地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得到当时政府的有力支持。民国6年(1917),同善社向国民政府内务部呈请立案,公开成立总社。当时的总统曹锟和总理段祺瑞,曾担任同善总社的护法。四川督军刘存厚、省长赖心辉、湖北省督军王占元等均当上了该省同善社的名誉社长。各地的道首多为当地有声望有地位的人士,号召力强,影响面大,所以同善社组织发展很快。
1925年,陈瑞伍先生与其好友平阳曹庆甫等人加入同善社。先生当上温州地区的首事,在藻溪成立了同善社事务所,设佛堂于“长仁”老家的后楼。从此广结善缘,一心礼佛。这一年,自称“回龙老人”或“述古老人”的彭汝尊在汉口组织“合一会”,作为统摄全国同善社的首脑机构。先生被邀赴会。会上,各省同善社首领齐集一起,盛况空前。先生因故迟到片刻,师尊“述古老人”在开宴前嘱咐弟子们要耐心等候。先生受礼遇后回来,心中时常感念,向善之志更笃。
先生幼年天资聪颖,过目成诵,熟读过孔孟诗书,儒学根基厚实。光绪丙申恩科试,中温州府学禀生第二名。
1910年,先生出任南港自治会董事长,遂动员乡人兴修水利,鼓励精耕细作;创办公是学堂,提倡道德传家。先生从政清廉,注重开创地方风气。平时惩恶扬善,对不法分子敢于严办,从不姑息养奸。
民国初年,鸦片为害一方。1913、1914年,平阳知事周继善、项霈先后亲临南港、江南禁烟。先生身为南港的自治长,积极配合,力主标本兼治。当时,南港与江南交界的偏僻山沟有人偷种罂粟,先生便命人张贴告示,申明举报并破获种烟苗有功者奖大洋壹元伍角。不久,藻溪东溪寺有一和尚偷种罂粟案发,他把罂粟杂在农民的庄稼之中,致使众多的农民受到株连。先生得知后,亲临现场,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勘察,澄清事实真相之后,将这嫁祸于农民的恶僧绳之以法,并在滩下设刑场执行枪决——这是藻溪历史上第一例使用洋枪的用刑。
1917年冬天的一个夜里,先生突然梦见前次被他主持执行枪决的那和尚擅自闯进他的卧房,猛然惊醒。第二天清晨,里屋的人向他报喜,说夫人生了一个男孩。这一年,先生35岁,中年得子,取名“仁璜”,合家欢庆,唯有先生独自闷闷不乐,并且颓然萌生了退隐之心。
第二年,先生辞去了南港自治会董事长的职务,由灵溪黄新甫接替此职。从此,他着意避开世俗事务,闭门修身,悉心念佛。
1923年,仁璜七岁,他少年早慧,能诗善文,曾作过这样的一首诗:
落日西山下,
牧童骑牛归。
仰观山色秀,
夕阳泛余晖。
有一次,平阳县知事途经先生“长仁”家中,见过此诗,不觉大为惊奇,连声称赞:“小小年纪能吟出此诗,可见前程不可限量。”
先生听后,脸无喜色,觉得他年纪这么小,作的诗暮气却那么重,不是好兆头。先生听从了师尊“述古老人”的教导:只要能勤修功果,才可以“上超祖宗,下荫子孙”,甚至“免劫避祸”。于是奉佛之心更加坚定。
然而,到最后劫祸还是无法免除。1930年2月,仁璜因病不治而幼殇,举家哀戚,只有先生镇静的劝慰着夫人:“本来就不是我们的孩子,那秃儿讨了债去,以后我们就没有欠他的了。不必再为这伤心!”
从此之后,先生更是了无牵挂,终日醉心于自家后楼的佛堂,除了做一些有利地方和公众的善举,坚持清修不辍。
同善社社内成员层级职别众多,论修行的功果可分为16层:1-3层称“众生”,为一般道众;4-8层为一般道首;9层以上为高级道首。据说先生属第九层,被封赠为“顶航”之职。
1940年8月25日,先生对家人说,自己要离世而去了。清晨起来沐浴更衣之后,坐禅入定而殁。这一年先生58岁。
先生殁日,家人含悲心痛的为其搭设灵堂,料理丧事。有一乡人这日刚好从敖江返家,惊异的说:“这怎么会呢?我刚刚还在钱仓附近的路旁遇见满叔(乡人对先生的称谓),他正买了一块松糕在吃,还跟我打过了招呼来着。”
地方上的人都以之为神奇,争相传说先生已经修成了正果,断定他是涅槃登入了佛界仙班无疑。
先不管乡人的迷信有没有来由和理据,也姑且不论那位从敖江返回的乡人是不是在大白天说梦话。据相关资料记载,当年参加同善社的主要有三类人怀有三种不同的目的:第一种为了却病延年;第二种为了登仙成佛;第三种则为了反动复辟,夺取政权。
先生当然可归属于第二种。只可惜,先生一生正直,却由于思想太过封建唯心,致使他自始至终都没有摆脱掉“和尚讨债”的心理阴影,从而淡然出世,真诚向善,刻意奉佛。先生殁后,他那备受各地道友敬仰的师尊“述古老人”创建的“同善社”被定性为邪教。道首彭汝尊涉嫌勾结末代皇帝傅仪与日本关东军暗地从事封建复辟活动,在其家中搜出了准备做皇帝用的全副銮舆摆设,因慑于人民政权的强大威力,最后落得了吞金自杀的可悲下场。
再者,在先生的身后,桥墩那个叫朱超高的利用了民众对先生的信仰,逐渐给先生创立的“同善社”杂入了政治色彩,最后变本加厉引领部分道众加入大刀会,公然与人民为敌,以致于1944年被国民党闽浙赣边区绥靖指挥部十一区督剿官萧霈认定为:同善社为大刀会暴乱之根。
所有后来的不断发生的这些事,难道是先生忍心且愿意看到的吗?
世道艰险,人心不古。这一切,又岂是先生一生尊奉的佛所能够救赎?
上一篇:陈孝先
下一篇:字纸炉
返回顶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