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故事之360:王得宝遇药师佛
一苇 述
早年在沂河边,有个要饭的,名叫王得宝。他得了重病,眼看要死,在破庙里遇见个老和尚。老和尚枯瘦枯瘦,眼睛深深陷下去,眉毛长长拖下来,两个耳朵透明透亮,闪着金光。王得宝知道他不是凡人,于是跪下求他:“神仙活佛,你救苦救难,救我性命。”
老和尚从身上搓下一颗泥丸子,塞入王得宝嘴里,灌他喝了一口酒。泥丸子“咕嘟”吞下肚,王得宝精神焕发,病痛好了大半。
从这天起,王得宝跟在老和尚身后,走街串巷,一言不发,过了十五天。
老和尚赶他走:“回去,回去。你跟着我做什么?”
王得宝说:“我要拜你为师,学你治病救人。”
“治病救人,要有妙手仁心。妙手易得,仁心难求。你有吗?”
“我有。”
老和尚让王得宝伸出左手,按在路边一块大青石上,拾起半个砖头,“啪”一声打下去。这下子,当即血肉模糊,痛彻肺腑。
“痛不痛?
“痛。”
“后悔不后悔?”
“不后悔。”
于是老和尚教他用青梅、甘草、黄莲、生姜,和着海盐炼制五味丸,装入大葫芦里。等五味丸炼满一葫芦,王得宝的左手结了痂,变得枯黄、干瘦,散发出淡淡的金光。
老和尚叮嘱他:“你最好不要离开寺庙;给人治病,诊金不能超过三吊钱。记住了吗?”
“记住了,我以后住在庙里,治病不收钱。”
老和尚哈哈大笑,一跺脚,化作一道金光,消失不见了。
王得宝挂起葫芦,开始为人诊症治病。那破庙原本有个瘸腿的老叫化子,王得宝走过去医他,他伸出瘦金手,抚摸老叫化子腐烂的瘸腿,揉了好半天,给他吃了一颗五味丸子。第二天一觉醒来,那老叫化的瘸腿居然好了。老叫化子出去转了一圈,带回来一个瞎眼的小叫化子,王得宝伸出瘦金手,轻柔地抚摸小叫化子的瞎眼,又让他吃了一颗五味丸子。第二天一觉醒来,小叫化子睁开眼,竟然恢复了光明。
一传十,十传百,王得宝名声大震,前来求医的人踏破了寺庙的门槛。
王得宝给穷人治病不收钱,有钱人送诊金来谢他,他的收费也绝不超过三吊钱。
一转眼,旧年过去,新年到来,春暖了,百花盛开,城郊的高富户派来一顶轿子,请王得宝到高家庄诊病。原来,高富户的闺女瘫痪了,躺在闺房起不来。王得宝揉揉高姑娘的腰背,又揉揉腿脚,那高姑娘竟然就站起来,可以走路了。高富户十分高兴,招王得宝做了上门女婿。
王得宝离开破庙,在高家庄悬壶行医,开始时照例不收钱,但他老婆不同意:“不收钱怎么行?你不为自己着想,也要替老婆孩子打算啊!”
王得宝听这话,有道理啊。于是他开始收钱,不过呢,他记得老和尚的话,收费总不超过三吊钱。
时日一长,他老婆不满足:“城里有个刘大夫,没有十两银子请不动。你医术比他高超,为什么不多收一点呢?”
王得宝听这话,有道理啊。于是他定下规矩,但凡请他诊症治病,必须先送上三十两白银。过了三年,王得宝成了地方上的首富,他家良田千顷,牛马成群,房子盖得比皇宫还漂亮,屋顶铺的是琉璃瓦,门上装的是金鲤环……
闲话少说,只说到了第四年冬天,寒风呼啸,大雪纷飞,从北边来了个讨饭的,他一推开诊室的门,马上放下拐棍,倒在地上,痛楚地呻吟:“哎哟,哎哟,雪滑难行,我摔断了腿。听说你给穷人医病不要钱,快给我治一治……”
王得宝冷笑一声:“如果没有三十两白银,就给我滚出去!”
讨饭的哆嗦着,从破布袋里掏出一个大金元宝。
王得宝两眼放光,收下金元宝,蹲下身,伸出瘦金手,抚摸那叫化子的断腿。摸到断裂的骨头,骨头就接驳上了。摸到撕裂的皮肉,皮肉就愈合,变得完好。
可是,王得宝的瘦金手,却变得肥胖、圆滑,再也不能诊症治病了。
讨饭的一转身,变了脸,竟是早先那个老和尚。王得宝惊得目瞪口呆,没等到他开口说话,老和尚一跺脚,化作一道金光,消失不见了。
王得宝的心剧烈地疼痛起来。他吃光了葫芦里的五味丸子,却越疼越厉害。那一日,没到天黑,王得宝就疼死了。(完)
后记:故事讲到结尾,不免唏嘘。然而这本是世情的实相。这个寒假,我游历山水,拜谒古寺名刹,每见神佛,必虔诚礼拜。佛像中有正大慈和者,有狰狞可畏者。佛家设置西天极乐世界,又设置十八层地狱,用意并不难解,为的是扬善抑恶。不止扬尘世之善,抑尘世之恶;也扬内心之善,抑内心之恶。
站在佛前,我琢磨这个故事,想起童年常听的一支粤语歌:“明白世途,多么险阻,令你此时,三心两意……”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凡人如你如我,宜慎之,戒之。
本故事参考资料:李扬《中国民间故事形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