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宗玉:我要告诉儿子两性的秘密
有一天,他突然发现儿子小谢子长大了,第二性征开始凸显。他想告诉小谢子一些关于两性的秘密,让孩子在青春期那条孤独黑暗的羊肠小道上,点亮一盏灯。
他开始以书信的方式,跟儿子谈性爱。为了让他明白性萌动是生命中极其自然的现象和体验,在接小谢子放学的路上,他会故意开玩笑:“刚前面过去一个很漂亮的女孩子,你不去瞧瞧么?”
他是作家谢宗玉。在写过大量小说和杂文后,突然写起了性爱专栏。近日,这些写给儿子的书信集结出版,《与子书》一经问世,便引起广泛关注和热议。9月9日,三湘都市报记者独家对话谢宗玉,听他谈青春期性教育、成年人第二次性启蒙以及他眼中的两性关系。
如何处理好两性关系,是情商最重要的一部分
都市周末:《与子书》最初是作为专栏文章在报纸上发表,为什么选择以写给儿子书信的方式谈性爱?
谢宗玉:写这个专栏的契机是我突然发现儿子长大了,第二性征开始凸显。我想起自己青春期的体验,对我一生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两性世界对于一个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参考的少年来说,简直跟摸黑走在悬崖边的羊肠小道上没有区别。我不要儿子同我一样,我要告诉他两性的秘密、经验和常识。可面对面谈这些话题,我又觉得不好意思,于是以书信的方式,将16岁的儿子作为我的倾谈对象。
都市周末:出版这本书的初衷之一,是你认为大多数中国人都需要第二次性启蒙,你如何看国人对两性的认识?
谢宗玉:直到现在,中国人都没有正儿八经的性启蒙。我们所获得的性知识,大多数是从一些乱七八糟的书上获得的。教科书则是板着面孔,性爱的来龙去脉就从没有讲清楚过。成年人以为有了性体验,便懂得了性爱的全部奥秘,如果真是这样,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不幸的婚姻?很多读者对我说,我这本书更是给成年人读的,读完后很多纠葛不清的问题便如醍醐灌顶。两性话题因为长期禁忌,才让国人对性爱有强烈的罪恶感。大概因为中国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严重讲究尊卑有序的国度吧,性爱的恣势漫纵、生龙活虎,有可能冲击社会的制度秩序。要谈清楚这个话题,得很大篇幅。
都市周末:为什么将中学老师作为主要阅读对象?中国现有的教育模式是向智力教育的一边倒,情商教育几乎为0,性教育在情商教育中应该摆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谢宗玉:性萌动有早有晚,中学生学业任务又非常繁重,大范围推行性爱教育并不现实。但对付早恋的中学生,中学老师不可一刀切,一棒子打死。然而,受正规传统教育的中学老师,对性爱的认识跟广大人民群众没有多大区别。看了这本书,在处理学生早恋的问题上,相信他们会灵活得多。不会因粗暴而酿成悲剧,反而能化学生间那种纯美的情感为学习的无穷动力。如何处理好两性关系,的确是情商最重要的一部分。
性萌动更多是积极的因素,要引导初涉者变消极为积极
都市周末:据说,当初在报纸开专栏时,反响很不错,甚至有些读者辗转找到你的电话和QQ,向你倾诉。其间你遇到的最普遍、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
谢宗玉:最普遍的问题还是如何去把握孩子们青春期的变化,比如对于孩子早恋,如何去跟他沟通,进行引导。有一位妈妈发现儿子喜欢在网上浏览那种穿得很少的美女图,非常害怕,正好她看到我的一篇以此为话题的专栏文章,就把报纸剪下来,夹在他的课本里,希望他看了对自己行为背后的动机能有所了解,减轻迷茫和惶恐,同时懂得克制自己,找到与庸常生活对抗的方法。
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由于特殊的社会环境,大多数人在30岁之前都觉得性是不洁的,是有罪恶感的,这种感觉其实很可怕。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大家明白性爱其实是非常自然的一件事。性萌动,既有消极的因素,但更多是积极的因素,如何变消极为积极,是过来人所要引导初涉者的。
都市周末:当时在报纸上写这组专栏时,儿子看到过吗?他看过之后是什么样的感受?你们当面交流过两性的话题吗?
谢宗玉:其实我儿子还没看到我写的这些。他今年才14岁,我觉得还没到适合看这些书信的年纪。我是想将这本书作为他的成人礼,让他在大学时看。当然,如果中学时他有早恋的倾向,我也会提早给他看的。如果问题严重,我也会与他面对面交流。我听同事说,他儿子就把梦遗这样私秘的事告诉了他。
都市周末:有读者说你这本书有点大男子主义,像是专门教会男孩如何对付女孩的,你怎么看?如果小谢子是女孩,你打算怎样跟女儿进行这种交流,角度会不会完全相反?
谢宗玉:我自认为我是站在一个比较公平、公正的角度,不是去教男孩子如何对付女孩子,而是如何更平和地和女孩子相处。如果女孩子看到这本书,对男性视觉和男性心理也有一个很好的了解,也许她们获得的更多。知道了男孩如何看待和对待女孩,女孩就会想出更多法子来应对。
我当然不会为了讨好女人,跟儿子胡说八道,大谈爱情至上、为爱情献身等一些假大空的废话。相反,这一辈子我是如何因荷尔蒙分泌过多而着了女人的道,我要一五一十告诉小谢子。男女之间的相处总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才有长久发展的可能。如果一方的爱太强大,家庭其他成员爱的能力就会萎缩。只有双方同样强大,家庭生态才会更平衡,即便要分手,也能和平地分开。
假如要写一本对女孩说的话,恐怕由一位母亲来写会更好一些。如果我来写,我可能会听取很多母亲的两性观念后,再来进行创作。
一本正经谈性爱的书禁止出版,特不正经的黄段子自然会满天飞
都市周末:两性是极具私密性和个人化的问题,从你的角度出发的性爱教育,是否具有普适性?另一方面,你和小谢子及他的同龄人是两代人,你的经验多大程度上对他们今天所面临的问题有多大帮助?
谢宗玉:从个人生命来看,二三十年的确很长,但我更多是从人类学的角度来谈两性话题,那么这二三十年的变化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我们的性观念,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其实并没有发生多大改变。而在这本书里,从我个人经验出发的东西只占了1/3,我更多是从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告诉大家这种现象的来龙去脉,解读现在比较突出的两性问题。而且,一个作家也是随时代一起成长的,他会去关注时代的变化,然后去解读这种变化。
都市周末:书里有一段话:深爱过的男人就知道,当他喜欢一个女子是从对方的心灵开始的,那么,这个女子现有的身型,将是他定义女性之美的重要依据。现在你如何定义女性之美?是否与青春时期已有所不同?
谢宗玉:女性之美就是一种感觉吧,是女性身上的一种气质。我现在可能更看重这个。年轻时的初恋,我在书里也谈到,其实我们只分派了1/3的荷尔蒙与那个对象在谈,另1/3是与自我设计的爱情观在谈,还有1/3是与我们自己在谈。
都市周末:以前两性话题是禁忌,现在又黄段子漫天飞,其实都是缺乏对性与爱的正视和严肃对待,你如何看这种现象?
谢宗玉:这其实让两性情感变得更加世俗化、游戏化、色情化,很多黄段子,极不尊重女性,把女性物化了,仿佛女性只是一件生活用品,她们鲜活而丰富的内心完全被忽略了。之所以有那么多黄段子,其实还是社会太缺乏把两性问题大大方方拿到桌面上来探讨的书籍了。一本正经谈性爱的书没有,或禁止出版,那么特不正经的黄段子自然就会满天飞。而其实这种黄段子的创作根由,还是有很深的封建的男尊女卑思想在里面。
文/记者 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