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景如画的城区道路。
按照市政府规定,凡年满六十五周岁的市民,即可到市政务服务中心领取爱心卡,免费乘坐市内公交车。
早也盼,晚也盼,盼望着能沐浴到这雨露阳光。身份证显示,本月十二日达到这个唯一条件,这是春节前迎来一件重大喜事。潜心等待两天的休息,十五日(星期一)早餐后,带着身份证,兴冲冲赶赴办卡处。
高兴啊!终于可以享受到国家改革开放的红利。依照平常乘车标准推算,年可节省乘车费用约在三、四百元。关键这不仅仅是几百元的经济账,而是社会对本人工作期间的认可、褒奖,是享受着国家倡导的被尊重,关爱。一张普通的免费乘车卡,极大地提升了老年朋友的存在感,自豪感!
来到市政务服务中心大堂,工作人员热情告之,“办理爱心卡在一楼民政窗口。”
民政两个窗口分别有七、八人在排队,选择一处将身份证递过去。接柜的女员工,仔细核对了身份证,然后高声唱诺:“对头!请缴款25元。20元为意外险,5元为工本费。”按照她的要求,将钱交足后,她将我的身份证和钱款一起排队进入等候程序。
开放式窗口内,另两位女工作人员在微机上记载什么。等候的老人们,大多是第一次办爱心卡,听得出高兴和满意。“凭身份证就可办卡,真方便!”,“据说原来还要跑公交公司,现在精减了。”一位老人咨询:“外地身份证怎么办?”接柜女孩答复说:“到居住的小区开证明。”粗略看了看,一楼所有的办事窗口,就数民政这两个窗口有人排队。
约莫一刻钟,接柜女孩喊着我的名字,递上爱心卡,大声交待说:“凭卡每天可免费乘车两次,全年720次,明年元月到公交公司年审。老师傅回去就可以刷这张卡了,您老好走!”
抚摸着爱心卡,一丝凉意也阵阵袭来。不管愿意与否,从此都将被社会正式确认为老年人了,并纳入需要献爱心的弱势群体。曾几何时的风风火火,包括职场上的精明,酒场上的豪气,都一去而不复返,那些只是昨日黄花了。尽管献爱心比接受爱心,更能得到人们的理解和尊重,但这并不是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服不行。
进一步思索,深知这才是人生,这才是社会发展的真谛。社会象奔腾不息的长河,人类只有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才能推动她的前进。单个者在历史瞬间的功能,微乎其微,甚至说可以忽略不计。只是个人来说,要尽力才好,才算不虚此行。我们轰轰烈烈度过的那些年代,是传承,是接力赛中的一段。同时,人生也并非独幕剧,虽然现在由后来人饰演主角登台亮相,施展才华,但老年人的社会定位,依然会绽放自己独特的风采。
领到爱心卡,首先想到要克服某些老人的陋习。不在上班的高峰期出行,以免影响上班族;不和老人成群结队上一辆车,以免影响这辆车的运行;不争抢车座位,做文明老人。是的,乘车费用的都是社会免费赠送的,我们应该把自律回馈给社会。!
来的时候,用的是自己交费的充值卡。回家时,正式启用了爱心卡,这是个值得记住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