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月方[个人公众号:月方客厅]
一 老子
前两天上海某个学校爆出大新闻:小学生家长竞选家委会在群里发“简历”:
看了这样的履历,网友惊叹:像选CEO!
我这个隔了十万八千里的吃瓜群众表示高山仰止。
同一班级群里的其他家长估计受伤了,伤势像着火一样蔓延,一下子伤及到了一些八竿子打不着的人。
一些键盘侠操起键盘叱骂之声掷地有声。
某个公众号的文章是这样的题目:《黄药师:我惭愧地退出家委会竞选》。
我当时非常忙,只扫了两眼,也许文章的大体意思就是:人家黄药师才不会参加你这个家委会竞选!
人一捉急,智商会堕落到三岁小孩状态,三岁小孩互相吵架不都这样吗?“你强咋地,人家某某比你更强!”
下面的评论好像也不亦乐乎地呈现小儿状态:
“我是洪七公,我只是一个乞丐,我的徒儿郭靖从小没爹,你们看着办。”
“我是朱重八的爸爸,我家穷得叮当响,我的儿子却会去改朝换代。”
“我是某某夜总会的,你们中的许多人经常出入我们会所……”
由这些评论可以看出:这件事对爹爹们真的伤得很深(隆重地表示同情)。
也有那老实的,看到这个形势这样感慨:
“我还是不结婚不生娃了吧!”这是个女生。
“我未来的孩子,对不住了,我决定不去找你母亲了。”这是个男生。
已经生了孩子的,不知咋呼完,回家会不会对儿子耳提面命:“儿啊,你爹在群里被欺负了,你一定得给爹争口气,要么像黄蓉那样七窍玲珑,要么像郭靖那样大智若愚,要么像朱重八那样给我掀了那帮丫的,否则爹爹咽不下那口气……”
二 儿子
如果一帮儿子也在这个群里,看到了这样的竞聘展示会是什么样的反应?
儿子A在群里一个劲拱手谦虚:“我爸高调了高调了,其实我最了解他,他根本没时间参与家委会。”
儿子B在群里也直摆手:“我妈就是热心,劝也劝不住,我一直叫她有空陪我就行,但没办法,我妈就是一个热心人!”
儿子C在群里恭维一番后,把手机一下子摔在老子跟前:“你给我看看别的爸爸是啥样的!你为什么不上进?……什么?还有人不如你!瞧你那点出息,你怎么尽往下看不往上瞧啊!”
儿子D某天面对父母的唠叨,眼泪一下子涌出来:“我已经尽力了,你们呢?我好歹成绩还是前10呢,你们呢?没事就自我陶醉自我安慰什么不求富贵、与世无争……你们好歹进个班级前20给我看看!……什么?别看人家有钱有本事整天进出夜总会……”这个儿子已经气得说不出话来了,如果儿子能打亲爹,估计做儿的一个巴掌早打上去了:“我叫你嘴强叫你嘴强,不争气的东西,就会嘴上逞强!”
……
三 媒体
“如此竞选,形同炫耀,家委会难道等同于拼爹会?”
“其实家长如果出于公心倒也精神可嘉,但就是怕帮孩子谋特权。不能让恶趣味泛滥,也别让潜规则滋长,回归本来面目的家委会,才是实至名归的家委会。”
这是某大媒体的评论,看到这个评论我表示很懵圈,敬爱的最大的公家媒体:家委会难道不就是拼爹会吗?
让我想想家委会的作用:
能为班级做事,能促进整个班级朝更健康的方向发展,能协助老师办一些办不到的事情。
试问,家长怎样才能做到为班级献策,为班级出力,为班级出钱?
……要么有闲、要么有钱、要么有能力。
筛选哪个家长有闲、哪个家长有钱、哪个家长有能力——这难道不是在拼爹?
四 放过
其实,家长着急的不是别的家长去做贡献,着急的是因为别人有贡献导致别人的孩子踩到自己孩子头上。
那么,有果必有因啊!
当本方悠哉乐哉地看电视的时候、当本方躺被窝不愿起床的时候、当本方受不了那个气愤然辞职的时候……本方应该预测到这样的被碾压的未来吧!
我上一次在医院,一位上海老爷叔,一边骂医生对他官僚一边转头评论外地人怎么怎么……
一边被碾压、一边尽情碾压别人,这么久的中国习俗,彼此应该很适应才对。
还是回到父母与孩子的关系问题上来:
通过这件事知道了:人外有人山外有山,总会有比父母更强的父母、总会有比孩子更强的孩子,父子之间放过彼此吧!别一天到晚对眼鸡似的。十个指头伸出来有长短,尽力就行。
同时,自己也要放过自己,既不过于松懈也不过于紧绷、既努力又不焦躁,方是人生最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