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最新一期《经济观察报》上读到陈志武的文章,《政府为解救危机而持股银行不是国有化 市场经济没有终结》。里边除了一大堆陈词滥调之外,还有比陈词滥调更为可笑的东西。
文章一开头,老陈就写,他有两个女儿,年纪差不多,妹妹三岁后就可以穿姐姐的衣服。陈某的老婆教育孩子,妈妈买的衣服,是她们共有的,谁都可以穿。结果两个女儿为了争夺衣服闹矛盾,而且穿起衣服来不爱惜不负责。后来,再买衣服就明确衣服是属于谁的。“我们家的‘私有制’就这样出现了。……个人对自己东西热爱,对公有东西无所谓,是这么自然,在我女儿她们那么小,还没人教她们什么是‘公有制’、什么是‘私有制’的时候,就知道区别对待自己的和公有的东西。”结论是“产权归属明确的私有体系,不仅是社会最为基础性的激励机制,而且是社会良序、个人权利的基础,也最尊重人权。”
按照老陈的说法,他们家的房子应该是产权最不明晰的了,两个女儿应该因为自家住房的产权不属于自己,在房间里随地大小便,乱扔果皮纸屑,肆意破坏,把窗子拆下来卖废铁,把灯泡拧下来摔响,把地板撬了生篝火才对。
这些宣扬私有产权的人的智商,怎么越来越差了,不说胡话,就会失语。
老陈写了篇冗长的文章,说明在美国历史上国家干预经济如何不是国有化。这种东西不需要他来宣扬,大家都知道美国是资本主义,谁相信资本主义对国有化感兴趣,谁就是天字第一号大傻瓜;像陈志武这样唠叨持有银行股份不是国有化,就比这还要傻。
另外,老陈似乎也忘了,国有化不是不存在的。英国的北岩银行就被英国政府国有化了;而冰岛的三家主要银行,都被国有化了。没有别的,自由主义的废话再好听,有时候,没有办法的时候,也只有这一条路。不过老陈尽管放心,一有机会,这些国家还是会把这些银行重新私有化的:他们用纳税人的钱收购实业拯救资本家,以后再把这些实业便宜卖给资本家,这种事情发生的实在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