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粱赛金擀面》的故事很简单:由于家庭变故,粱子玉和自己年幼的妹妹粱赛金失散。后来粱子玉当了官,成了八府巡按,便四处寻找妹妹。他每到一地,都让人做“九头十八尾龙须面”,这是他家祖传的手艺,只有他的妹妹粱赛金会做。这天,他来到李堂倌的饭店,提出同样的要求,可把李堂倌难坏了。老李回屋跟干女儿一说,干女儿竟称自己会做,并当即下厨做了一碗。李堂倌端给粱子玉,粱子玉一看,不仅有“九头十八尾龙须面”,而且还有“五湖四海九江八河单凤朝阳汤”,没跑了,就是我妹妹!他忙让李堂倌把粱赛金叫上来。毕竟10年没见了,为了核实对方的身份,于是两人展开了漫长的互相盘问。整个剧情,大半是这样的对唱,“这一宗这一件你要答得对,我跟子玉大哥转回家乡,咱俩是一个娘啊——”曲调高亢清亮,满含着胜利在望的沉稳和自信。
电影《我的兄弟姐妹》是崔健等主演的一部电影。这是一部哭戏,与滥觞的《妈妈,再爱我一次》相比,前者要美丽真实得多。里面有些情节让我看一遍就落一遍泪:一个是,老大齐忆苦把三个弟弟妹妹分别送人之后,自己跑到村外,跪倒在父母坟前,仰天大喊:“思甜、齐天、齐妙”;一个是,将近20年后,齐忆苦和小妹齐妙偶然相遇,两人面对面傻笑,笑啊笑啊,笑得满脸是泪,然后抱头痛哭。我在家中是老大,弟弟妹妹一大堆,这种设计很能揪起我的怀旧心绪。我也相信,那些有兄弟姐妹的人,都会被其打动。骨肉情深,打断骨头连着筋。梁子玉和梁赛金他乡相遇,也该是一样的惊讶、狂喜、兴奋、蹦高、拥抱、嚎啕大哭啊。他们却不,而是一句一句地逗闷子,先问你家住什么村儿,什么店儿,家里修的门楼有什么特色;再问你姥姥家几口人,舅舅都叫什么名字;又问父母年庚,生辰八字,直到把观众耗得筋疲力尽,再没有为他们庆幸和同贺的兴致。
《梁赛金擀面》是一出典型的练嘴皮子的技术戏。类似的还有《回杯记》和《李翠莲盘道》。《回杯记》来源于“王二姐思夫”的故事:张庭秀得中状元,装扮成叫花子来和未婚妻王兰英相聚。6年前,姐夫赵囊说张庭秀掉进江里淹死了。现在忽然冒出这么个叫花子,王兰英怀疑是假的,于是让他诉诉“家事往情”。张庭秀在讲述时的大断唱腔煞是动听,最主要的是,整个过程符合未婚妻半信半疑的心理期待和情感特征;《李翠莲盘道》讲的是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来到李家庄化缘。施主李翠莲想考考师徒四人的本事,就出了很多题目来问他们,这些问题上涉天文,下涉地理,堪称一部百科知识普及读本。有些演员在表演时还随心所欲地加入自己现编的知识。这样的戏开门见山,上来就告诉你,我们要遛嘴皮子了,您就瞧我的功夫吧!既如此,怎么玩,怎么耍,都不为过,在逻辑上没有任何问题。但《梁赛金擀面》就不同,在剧情结构上,相认应该是急就章,应该是高潮,一看是你,果然是你,马上抱住痛哭一场,然后开始新生活。这儿不是练嘴皮子的段落。实在想练,可以在寻亲、品尝“九头十八尾龙须面”上做文章。
这是软伤,还有一处硬伤也需要指出来:戏中显示,梁赛金16岁,梁子玉18岁。18岁就当了八府巡按,有点夸张;两人见面时已经失散10年,也就是说,离散时梁赛金才6岁,一个6岁的孩子就掌握了祖传的复杂的擀面手艺,更夸张。这出戏演了好几十年,居然没人发现这个问题。其实只要把离散时间改成梁子玉18岁,见面时间延后20年,就全都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