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兰启蒙运动的一个直接结果是,催生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深受亚当斯密的影响,后三十年都是在英国度过的。据说为了写作《资本论》,马克思常去大英博物馆,以至于座位下磨出了脚印。
我虽然没有深入读过《资本论》或者马克思之前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但片章段落中所透露出来的气味和方法,感觉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如出一辙。
亚当斯密的经济学研究,与三类人关系密切。一是与休谟为好友。休谟不仅是哲学家,也是经济学的研究学者。二人的友谊保持了很多年。二是亚当斯密给英国某侯爵当过家庭教师,以至于有机会访问法国,拜访了一些重农学派的代表人物,如魁奈、杜尔哥等。三是亚当斯密与英国当地的财政大臣或一些经济部门的主政人物往来不疏,以至于英国经济的统计数据皆能到手,而不太费力。
《国富论》中所透露的“自发秩序原理”虽然只是偶露小爪,却是继承了苏格兰哲学的传统,而特具有代表性。英国的经验主义传统不具有先天的律令或理念特征,而是通过长年的社会习惯和习俗演化,而形成了一些大家共同遵守的法则。因此,在这一点上,英国的经验主义实际上与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走得特近。马克思虽然出身德国,熟悉黑格尔的学说,却推翻了他的唯心论,走向了唯物主义,不可不说里面有英国经验主义的影响。
洛克说:“人生下来就是一块白板”。而莱布尼兹却写有《人类理智新论》和《神义论》,反对经验主义。亚当斯密的后继者最著名的就是哈耶克,他虽然是奥利地出生,却在三十九岁那年加入了英国籍。他所主张的“自发秩序原理”和市场自由主义是对亚当斯密学说的发扬。
在哈耶克之前,是哈耶克也同样深受影响的奥利地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门格尔,他主张自由主义不仅适用于经济学,而且包括所有社会科学。他被认为是苏格兰自由主义传统在19世纪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