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写作的散文意识
现代散文作家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的导言中说过:“现代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 个性即生命,个性即自由,以此标准来衡量当下的散文写作,无疑所得甚少。散文对文体的追求并不重要,而散文对自由精神的依赖超过所有文体。
散文是极容易写的。很像围棋,易学难精。有的人一辈子以散文家知名,但其文章仅仅是粉饰现实的社论而已,譬如杨朔那一代的作家。有的人一辈子没写什么正经的散文,却能以其说真话使得中国人重温语言的初始意义,那就是言为心声的人生见证,说话,而且是说真话,而且是说出真相。散文必须介入生活,但我所说的“介入”与萨特所说的“介入”还有所不同,萨特认为小说更适合“介入”而诗歌不便“介入”,而且萨特的“介入”说明显带有强烈的政治性。我所说的“介入”是对生活有一种批判性,有所爱,也有所恨;有所宽容,也有所憎恶。散文家不是纸人,他必须对生活有所发现,以散文的方式对生活发言。
散文看似无力,其实散文的力道最足。小说、诗歌的介入有相当的难度,但散文适合介入,适合对一切黑暗进行自己的发言。在对黑暗的发言里,散文形成自身的光芒,在字与词里,洋溢着思想的锋芒,闪耀着文字的光彩。好的散文,以其自身的书写照亮了整个世界。真正的散文是不带面具的,它只带着自身的体温触摸我们的心灵。散文无禁忌,任何题材皆可入散文的书写范围。但散文形式无禁忌,内心却有禁忌。散文重自由,不能自由就是散文的禁忌。
据说现在已经是散文时代了,看看坊间,确实有不少的散文随笔之类的东西。什么阿猫阿狗、什么风花雪月、什么文化大散文,一切无聊与空洞的文字全部汇聚到散文的旗下来,真正的散文却被遮蔽与掩盖了。自由是自由了,然而精神没有了。当许多某某家们将散文写成休闲小品、谈文论艺时,如投枪如匕首般的锋芒渐渐隐去,可能投枪、匕首般的锋芒不合时宜,但真正的写作便是不合时宜的写作,散文最终应体现出人性的亮度与人心的光泽。散文是偏激思想的美的呈现,拒绝平庸,拒绝一切无关痛痒的文字鼓噪。
本来要写一篇长一点的,不过提纲出来后,没时间写了,年会在眼前,先发在博客里吧,有空再深化。
日志存档
博文正文
返回顶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