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停运为什么不向旅客发短信?
文/郑渝川
8月16日,京广铁路南段间歇中断,广州铁路官方微博连续发布车辆晚点信息,但未对乘客是否前往广州火车站候车进行指导性提示。17日晚8时,京广线发生致双向中断的边坡溜坍,警示信息仍未发出,大量不知情乘客按照出行计划陆续来到广州站;18日凌晨,广州铁路官方微博发出第一条劝阻的通告微博;18日晚9时,很多市民称收到广州市应急办、市交委、广铁集团发布的警示短信。(《南方都市报》8月19日)
京广线、广州(东)站已恢复正常行车。公允而言,极端天气灾害引发突发性滑坡事故造成京广线中断后,涉事路段在很短的时间内被修复抢通,铁路企业付出了极大努力,功不可没。
有功说功,有过则言过。18日在广州站、广州东站、深圳站等火车站出现的大量乘客滞留,本来是可以避免的。京广线涉事路段中断于17日晚8时,18日零时起正式停运;停运时无法预知京广线何时将恢复正常行车。广深几大火车站的到发旅客,有相当部分是两大城市之外的居民,铁路企业完全掌握这方面情况;有出行计划的广深本地居民,到达火车站也需花费大量时间。
铁路停运的情况下,要避免广深市民和外地旅客大量聚集到几大火车站,应当通过电视、广播等媒体并向珠三角各市的汽车客运站发出通报,引导旅客退票、改签。不少旅客通过网络或电话订票,都留有联系电话,这就为铁路企业通过电话或短信发送警示信息提供了方便。
遗憾的是,铁路企业的警示信息不仅发布得较晚,而且还是通过其官方微博发出的。这些信息确实被省市多家政务微博以及本埠媒体的官方微博及时转发,但所能起到的通报警示效果却非常有限。铁路企业也未有效利用旅客留存的电话信息,尽到应有的提醒义务——不要说没有这个技术手段或者财力,那是会闹大笑话的。
正因为此,广州站等几大火车站在18日上演了旅客扎堆的“盛况”。大批旅客白跑一趟,把宝贵时间耗费在排长队退票、改签及转乘其他交通工具等环节上,这些能用一句廉价的“抱歉”所抵消吗?
幸好,这一回不是春运;幸好,这一次的铁路中断被很快抢通……但如果下一次,“幸好”不再存在,有关企业和主管部门又该如何面对由于疏导不力造成的重大损失呢?
本文发表在《信息时报》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