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一七年八月下旬收到电邮通知,第十五届全国民间读书年会十月十四日至十六日在浙江诸暨举办。不到一周的时间收到第二次电邮通知,因为十九大期间的交通高峰,时间改期至十月二十七日至三十日,此为年会举办以来第一次改期。
诸暨与萧山争办年会胜出,两地如此之近,萧山亦就这个时间举办来新夏逝世三周年纪念活动。此为年会举办以来第一次有两种活动相继开展,是为别一样的“两会”。
年会结束后不久,通过微信链接见到韦力写的“两会”,速度之快还十分详尽,是十五年来最接近全景式描述年会的长文,惊叹之余忍不住给了个“打赏”,也是第一次。不几日又看到韦力寻踪到乐清桃源书院记述,突然觉得胡洪侠评价阅读韦著远不及韦力写作速度,的确如此。当年北京年会时,谭宗远聚集了许多书友还请来不少名流,韦力虽也在会,真正“认识”他还是在布衣书局的论坛。有其写的“两会”全录,年会内容无需赘言。
年会结束后,周音莹不断在微信群催稿,仅仅两月余,《越览》的“年会专辑”印行,是为第一家刊行年会专辑的民刊,而且时间最早。
十月二十五日出行,在深圳第一次经历刷脸进站,大抵也因为“交通高峰”之故,后来频频刷脸,以铁运代步行将使作恶无所遁形,挺好。
二十六日早上五点半抵杭州,候八点半到无锡的列车,下午四点再返杭州。缺乏地理知识会耽误时间一点不假,一个来回才发现到无锡要经过上海,完全可以直接坐到上海再去无锡也能赶些时间出来。当工人时车间一位盛师傅惠我颇甚,二十多年前从四川回到故乡归根,特意看看他。师傅属于盛宣怀家族,他老伴苏老师拿出诸多家族照片让我看了,江泽民也在其中。师傅住滨湖区,查惠山区似不近,原本去看看才开张不久的冯其庸学术馆恐怕来不及赶车,遂微信余新伟再择时机。返杭州途中收到卢益佳短信,她负责萧山图书馆活动的接站工作,对接事宜十分缜密。因与闫进忠、黄成勇两位已有聚合安排,告知不候。
二十六日晚上抵萧山。报到后到房间与陈子善一室,张欣、张元卿、王振良、励双杰等在,第二届年会的主事者黄成勇多年没有参加活动了,即联系其来房间与老朋友见面。报到时已见朱晓剑、崔文川、姜晓铭诸书友,串门看见一室的董宁文、范笑我,一晃十四年过去,若非在浙江开会,范笑我或许还难显身。
焦静宜快递发一套书时已跨年,询是否收到,一直是个心事,春节回十堰匆匆打包许多书刊,依然无果,尚待复出,幸而去年已知会王振良所寄书刊更换新址。
二十七日午后陈子善回沪参加另一场活动,次日再赴诸暨参加年会,临行赠毛边本《不日记》第三集。萧山活动结束后与闫进忠一起由黄成勇自驾车同去诸暨。在同方豪生大酒店报到后与李树德一室,之前的一届年会结束,一清早我们同在张掖站候车返程,想想也挺有意思。
一年一度的书友见面从报到开始一直就是进行时,不过现在更热闹的是在微信群,书友间的互动以及现场直播都可以在群里即时获悉。
子仪因故不能参加年会,请禾塘带《听风集》相赠。
年会领取的资料袋内有“蠹鱼文丛”等。文丛收入陈子善《浙江籍》、徐重庆《文苑拾遗》、叶瑜荪《漫话丰子恺》及诸暨人扬之水的《问道录》。徐重庆已是故人,之前先收到其弟徐湖发来的《文苑拾遗》毛边本,夏春锦编的《梧桐影》还为徐重庆编有一册纪念专辑。最早有卢礼阳约写徐的文章,包括《梧桐影》约写纪念专辑都没办法马上交差,实在因为一
二十年来与徐之间的信札得时间慢慢整理出来才可动笔。
萧山图书馆所赠《美国国会图书馆中文古籍藏书钤记选萃》一套三册,因徐玉福事前告知来不及参加萧山活动,嘱有赠书为他取得,遂请谢立红多留了一套。晚饭后徐玉福在一处大排档做东,有王稼句、潘晓娴、张宽路等一起聊天。
二十八日开幕式之前,援例先拍照。背景是酒店外面专门制作的一幅年会牌子,西施画像之外的空白留作书友们签名留念。拍照之前,三三两两已经有各种合影。
陈子善在微信群晒出第二届民间读书年会寄给他的邀请函,时为二〇〇四年,虽然因故未能去十堰参加年会,保存的邀请函却见证了民间读书年会的历程。
萧山活动和本届年会收获的书刊,晚饭后先联系快递发走再说,朱晓剑、傅天斌、姜晓铭亦知道先解决“包袱”的妙处,先后办了称重寄发,我们这才一起找到徐玉福汇合。徐玉福同道孟、李二位知道其来诸暨,撂下已定的行程,特意从外省赶来作东请徐玉福,他们在一家蒸菜馆已经喝了一阵酒,我们来后,餐馆已经没有多余备菜,遂转移至西施故里对面的蒙古烧烤。二十余人陆续赶来,有王振良、张元卿、崔文川、王稼句、潘小娴、戴建华、李剑明、许新宇、张阿泉、冯传友、何泽等等,徐玉福虽然颇有酒量,这一次也有点喝高了,让同道见识到天南地北这么多书友聚一起比过年还热闹,让他一直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孟、李二位不时提醒我,千万不要让阿福继续喝下去了,就这样一直过了子夜方才散去。
二十九日一大早,潘小娴、朱晓剑、傅天斌和我四人要看看西施故里,听说酒店出来从后门进入很近,果然如此。走马观花匆匆领略一番古越文化算是不虚此行,从后门踱步到正门才发现昨天晚上就是在路对面的大排档尽欢。正欲拦的赶回酒店,擦眼而过的一辆小车停在前面路旁,美女司机问我们是到酒店吗?一行人上车问了才知道,美女是一位志愿者,认出来潘小娴是她负责的代表之一,正要去会场,顺便捎上我们赶了点时间。
年会的不少即时拍照都立刻上传到微信群,于是有崔文川的台词创作。十多年前在天涯见过四格真人漫画,围观者众,看着好开心。不过那应该是先有脚本然后再摆拍,而文川则是根据即时拍编成的台词,有一些台词似乎与会者之外的可能还看不懂,却可以随时对台词进行另一番改动,所以也非常好玩儿,如果每届都有备份,过个十年八年的集中起来,未尝不是年会的“有图有真相”之花絮。
并不陌生诸暨这个地方,只是周音莹的《越览》行世之前真没注意到这儿是西施故里。文革时看杨佩瑾的小说《剑》,后来属意十七年文学,知道作者便是诸暨人,除了创作有《银色闪电》《雁红岭下》之外,更有长篇历史小说《浣纱王后》获得了第十届中国图书奖,这部作品当为唯一描写美女西施的长篇小说。西施虽然是个人名,现在都成了形容词了,一有可人的形象便会冠于“××西施”,倒也有趣。
是日下午往斯宅。我熟悉斯霞这个名字甚至超过西施,记不起是什么原因或者什么缘由,居然买来《斯霞教育经验选编》阅读过。古建筑群是所有造访者拍照的焦点,我却置身其间想起来看过的一部苏联电影《乡村女教师》。
年会的承办一直竞争激烈,第十六届全国民间读书年会的承办演说,章海宁和马国兴时间最长,以前者最为到位。马国兴属于承办环节的“黑马”,未见分晓之后,两位分别有在微信群继续加力。二十九日上午的活动结束后,冯传友一言九鼎诱导并决出郑州获得承办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