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2-5-15|
星期二(Tuesday)|
晴 |
|
|
|
|
对待感情没有人大彻大悟。 重新站在原地,四周少见的空旷,很早以前,就习惯了这样的自己与自己相处的方式,有时感觉我是自己的朋友。 早已过了守候幻想前行的年龄,不论是对待生活,事业和感情。那遥远的,触不可及的我猜不出是什么模样,能到达什么样一种境界或深度才不会忘却。可以铭记,但没必要有丝丝缕缕的牵扯,除非你想顺着河流返程,我想回去的路上肯定会辛苦。若爱,请深爱,若弃,请彻底。否则,不公平。我不喜欢那样处事待情的态度。 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样的无奈始终是改变不了,所以,无奈了,因为,我不再相信,眼镜上加了偏光,我也会看得通透。......
|
 |
|
2012-5-12|
星期六(Saturday)|
晴 |
|
|
|
|
周遭很浑浊,我依然独立桥头。也许改变的是学会了适应,而不是涉水。我举着火把,默默地看着远处狂欢的篝火,也只有面对。有我的火把也就够了,我是眼前那条从一而终的河流------不需要想起,而是要记住! 我的确不是个聪明的人,纵有一身真诚也是那么渺小。我狭隘吗? 好久好久不写博客,今天算是开始吧。重新回到这里,虽然往惜不复存在,但毕竟曾经爱过这里。......
|
 |
|
2012-4-24|
星期二(Tuesday)|
晴 |
|
|
|
|
我生日那天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我真的没想到啊。他把我多年的博文全部收集整理,装订成一本书,精美至极,得用怎么样的时间和精力?非常感谢!此时,多么厚重的语言都抵不过朋友的这份心情和礼物。这份礼物我要永远珍藏。深深的祝福你,我的朋友!!......
|
 |
|
2011-5-22|
星期日(Sunday)|
晴 |
|
|
|
|
曾经曾经。。。。。 今天今天。。。。。等待更新吧。不知是何年。孤独,一个人的狂欢,狂欢,一群人的寂寞。 ......
|
 |
|
2011-1-13|
星期四(Thursday)|
晴 |
|
|
|
|
2010年,我碌碌无为,至少在学习摄影方面是这样。太多太多的因素让我分心,甚至感觉生活的无望和无助,有一段时间离开了摄影网,那时正是家里琐事繁多的时候,感觉身心疲惫,好在有我的爱人,亲人,朋友们的......
|
 |
|
2010-11-15|
星期一(Monday)|
晴 |
|
|
|
|
午后,所有的呼吸展平。 渐变舒缓,时光亦此,柔软如绸。此刻,将自己安放于无声处,情愿被......
|
 |
|
2010-8-28|
星期六(Saturday)|
晴 |
|
|
|
|
和影友们本来是去拍人像的,可是到了现场突然迷路了,一点感觉没找到。索性放下机器,放下拍摄计划了。独自一人在楼上楼下搜索咖啡店的某种元素,便留下下面的不是作业......
|
 |
|
2010-8-19|
星期四(Thursday)|
晴 |
|
|
|
|
二界沟不必多介绍,以往的文中已经推举。周日,天蓝气爽......
|
 |
|
2010-5-18|
星期二(Tuesday)|
晴 |
|
|
|
|
双休日,两个早晨的结果,桃花开得浓淡疏密,风时缓时停。镜头不抖风抖,风不抖人抖。人抖风抖镜头也抖,就拍成这样。:)一改以往微距效果和拍摄风格. ......
|
 |
|
2010-4-11|
星期日(Sunday)|
晴 |
|
|
|
|
辽宁盘锦的渔雁文化。是中国海洋文明中的一朵绚丽的鲜花,盘锦渔雁文化揭示出远古人类的祖先在大自然的恩赐、制约下过着生吃螃蟹活吃虾的欢乐而又艰辛的渔猎生活,随着大自然的变化,像候鸟一样,追逐着迥游的鱼虾、生存着、衍续着儿孙,不停地沿着海边南来北往地迁徙着,每遇江河入海口处,就留下一些人群,其大部继续奔向更远的一处处江河入海口,因为每处江河入海口,也是鱼虾迥游和繁衍的地方,那里是海水、淡水两合水,滩途平缓,鱼虾蛤螺稠厚。后人将古代有规律的春来秋往的打鱼人称“渔雁”。意思是像候鸟一样,春来秋往。遵循着大自然的规律,环境的变化和人类的进步,远古时代从陆路和水路乘舟筏迁徙的渔雁(又称:水雁和陆雁)的行踪,早在我国的其他沿海绝迹了。惟有盘锦这片辽河口处的湿地还保留着古渔雁从水路和陆路迁徙的踪迹。“渔雁”在千百年的迁徙中饱尝了大自然风雨的洗礼和潮浪的淘练。创造出了深厚的渔雁文化。渔雁文化,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渔捞史也是一部沟通中西文化,传播中华文明的远程航海史。盘锦的渔雁文化是海洋文明中独具特色的。 我国沿海的古渔雁行活动,在史书上是找不到记载的。但古渔雁行的足迹却深深地留在渔家的记忆和传说......
|
 |
|
2010-4-3|
星期六(Saturday)|
晴 |
|
|
|
|
3月21日晚,辽河油田体育馆内灯光璀璨、纵情放歌,庆祝辽河油田开发建设40周年,《我为祖国献石油》音乐舞蹈史诗在这里隆重上演。500多名演员在现代化的舞台上用了两个小时,呈现了一台气势宏大、磅礴的演出,让观众沉浸到40年间辽河石油人开拓进取、艰苦奋斗的壮歌之中,叱咤风云、跨越时空、感天动地、催人奋进,美好的语言、美丽的色彩给观众带来了高档次的艺术享受,为辽河油田送上开发建设40周年的祝福。 40年斗转星移,40年苍海桑田;40年风雨兼程,40年披肝沥胆。音乐舞蹈史诗《我为祖国献石油》是通过音乐、舞蹈、朗诵、舞美、音响等多种手段,艺术再现辽河油田自1970年下辽河会战以来40年探索、奋斗、发展史。全剧以历史时间为脉络,由序曲和四个章节构成,23个节目环环相扣,巧妙连接,演员们满怀激情,充分展示着辽河石油人40年来在各个历史拐点上最经典的“时代表情”,深情地回顾了各个时期他们抱着“为祖国献石油”的精神而进行的不懈努力,展现了他们40年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光辉篇章,以强烈、深沉的艺术感染力,在现场激荡起阵阵热烈真诚的情感涌动。 整台演出以时间为线索,分为四大幕:《湿......
|
 |
|
2010-3-27|
星期六(Saturday)|
晴 |
|
|
|
 |
|
2010-2-18|
星期四(Thursday)|
晴 |
|
|
|
|
 皮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人们称它为“中国影灯”。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土影戏”,有的地区叫“皮猴戏”、“纸影戏”等。有“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舞动百万兵”的美誉。 皮影戏,发源于我国西汉时期的陕西华县(古华州),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活动影画艺术,有人认为皮影戏是现代“电影始祖”。 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在我们盘锦也有生息和繁衍,那就是大荒皮影,2008年被盘锦市政府列入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列。 2月里的一天,我和另两位摄友,走访了大荒乡的皮影艺人们,亲身感受了皮影艺术的魅力。 大荒皮影文化起源1900年,属于家族传承。大荒皮影文化的第三代传人张永怀老人的爷爷是东北著名的皮影艺人,父亲也是行内数一数二的高手。张永怀10岁入行学拉二胡和四胡,跟着父亲闯荡江湖,练就了一身皮影技艺。 过去,皮影戏是人们主要的娱乐节目之一,无论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祈福拜神、嫁娶宴客、添丁祝寿,都少不了搭台唱影,然而,皮影艺术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起起伏伏,历经风雨。清代后期,有些地方官府害怕皮影戏的黑夜场所聚众起事,下令禁演。皮影艺人还曾受清末白莲教起义的牵连,被以“玄灯匪”的罪名遭到查抄。日军入侵前后,又因社会动荡和连年战乱,民不聊生,致使盛极一时的皮影行业万户凋零,一蹶不振。1949年后,全国各地残存的皮影戏班、艺人又开始重新活跃,但到“文革”时,皮影艺术再次遭“破四旧”的噩运,从此元气大伤。 大荒皮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也在劫难逃,曾数十度搁浅。 至今,张永怀老人仍然清晰记得在特殊年代里,和大多数艺术一样遭到霜期的皮影戏枯萎的情形:几大箱影卷和五六百个皮影被一把火付之一炬后,就再没有了踪迹。 1997年,大荒皮影拔云见日,迎来了它的春天。业已退休的三棵村老支部书记周兴阁回家赋闲后,创办了三棵树村老年活动中心。他自幼便是个皮影迷,早就有把大荒皮影重新唤醒的......
|
 |
|
2010-2-14|
星期日(Sunday)|
晴 |
|
|
|
|
丑牛踏雪去,寅虎迎春来。值此新春到来之际,恭祝我的朋友们及家人,虎年吉祥,幸福安康,事事顺遂。
......
|
 |
|
2010-2-2|
星期二(Tuesday)|
晴 |
|
|
|
|
书,是万象的载体,而一切又与书无关。......
|
 |
|
2009-12-13|
星期日(Sunday)|
晴 |
|
|
|
|
继辽宁广播电视报辽河版刊发我的摄影作品后,盘锦日报11月30日,刊发了九幅作品。虽然不是我最好的作品,但还是感觉高兴。汗水没有白流。感谢副刊主任刘长青的斧编......
|
 |
|
2009-11-1|
星期日(Sunday)|
晴 |
|
|
|
 |
|
2009-10-16|
星期五(Friday)|
晴 |
|
|
|
|
10月2日/3日辽宁省本溪市与影友外拍所得。 《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
|
 |
|
2009-9-17|
星期四(Thursday)|
晴 |
|
|
|
|
一群小生灵,相当于各色人等。众生喧哗,独自生息。 ......
|
 |
|
2009-9-1|
星期二(Tuesday)|
晴 |
|
|
|
|
独自喧哗[辽宁广播电视报(辽河影像第十四期)用稿] 文/海默 图/在网一方(张世民) 相关地址连接 ......
|
页码:1/
-2 |
|
|
|
|
博客信息 |
|
|
名称:E路小驿
博主: 在网一方396  辽宁盘锦人,属鸡,为人夫为人父,目前在交通系统工作。市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在《辽宁日报》、《辽沈晚报》、《无锡日报》、《红海滩》、《盘锦日报》、《辽河晚报》等省市级报刊、电
台发表新闻、文学、摄影、美术作品近千篇。有文学作品收入《如花似玉的原野》一书,多篇作品被《榕树下》、《天涯社区》、《敏思博客
》等国内知名网站评为精品文章,多幅摄影作品被《新华网》、《中国新闻网》等各大网站转载。 博铭:用文字涂鸦,用镜头造句
心情:和天气一样! 访问:
253次/1484612次
日志:-41篇
评论:4083 个
留言:243 个
建站:2004-4-1
域名: zwyf396.tianyablog.com
QQ:
邮箱:zwyf@yeah.net
统计:
|
|
|
|
|
博客登录 |
|
|
博客分类 |
|
|
最新日志 |
|
|
最新评论 |
|
|
博友留言 |
|
|
日志存档 |
|
|
友情博客 |
|
|
友情链接 |
|
|
日志搜索
|
|
|
博客成员 |
|
|
博客音乐 |
|
|
论坛新贴 |
|
|
最近访客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