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刃上的舞蹈
——论小说家毕亮和他的“小说深圳”
作家大都以有个性自居,亦有不少作家热衷于表演个性,他们无惧成为焦点,话语张扬,谈锋甚健,表情和眼神也搭配得相得益彰。跟毕亮相识已久,他的发型和穿衣风格却以一种超稳定的状态,将......
“乌云的银边”
——毕亮的《在深圳》读后感
崔道怡
一
每年春天,我都会在元大都遗址海棠花溪的树林里赏析一批小说。遗址在北京北三环外,一条东西走向的护城河,南岸坐落一垅连绵起伏的土山,就是当年元大都的城墙了。河北岸有一段,栽种了多品种的海棠树。四月上旬,花期正盛,红润润,粉茵茵,喷薄着靓丽的色彩和青春的生机。在这里读书,可谓美的享受。2013年,跟海棠花一起,伴我度过明媚时光的,是毕亮的短篇小说集《在深圳》。
为中国作家协会、中华文学基金会主办的“21世纪文......
不想做沉默的善者
——我眼中的作家毕亮和他的小说
余泽民
1
认识毕亮是在鲁迅文学院,当时他是学员,我是访客。
2007年晚秋我回国探亲,得知王棵在鲁院读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于是兴冲冲地赶去见他。在那个如佛打坐在土呛呛、乱哄哄、城乡结合部氛围内的幽静庭院里,等我的不仅是王棵,还有一个大脑袋、圆脸盘、戴眼镜、斜跨书包、彬彬有礼、一脸无辜、拘谨与真诚的寸头小伙儿,他就是毕亮。
三个人在院外一家街头小馆里吃饭闲聊,呷稍感辣舌、略带臊味的常温啤酒。尽管我们仨都算不上健谈,但也......
毕亮小说的关键词
□金理
1 都市/ 深圳
随着中国日益卷入全球化的经济体系,都市在整个中国社会中的枢纽辐射功能日益凸现。城市化的进程,其革命意义显然已经逾越了经济范畴。变革的阵痛,消费空间的膨胀,利益与快感原则的浮出地表,生活的重压与痛苦,情感焦虑与道德危机……在这种背景下,都市文学的膨胀与激增实在是情理之中的事。毕亮把自己的第一本集子题名为《在深圳》,这是个很恰切的书名,集中所收的诸篇小说,故事发生地点均在深圳;即便主人公身不在深圳,也生活在对深圳的怀想中(《母子》);少数几篇写到乡村,乡村的凋敝与破败(《职业病》、《继续温暖》),也正是城市......
http://www.amazon.cn/21%E4%B8%96%E7%BA%AA%E6%96%87%E5%AD%A6%E4%B9%8B%E6%98%9F%E4%B8%9B%E4%B9%A62013%E5%B9%B4%E5%8D%B7-%E5%9C%A8%E6%B7%B1%E5%9C%B3-%E6%AF%95%E4%BA%AE/dp/B00HIZD0DO/ref=sr_1_1?s=books&ie=UTF8&qid=1388371202&sr=1-1&keywords=%E5%9C%A8%E6%B7%B1%E5%9C%B3+%E6%AF%95%E4%BA%AE
亚马逊
http://product.dangdang.com/23395344.html
当当网
http://sztqb.sznews.com/html/2013-12/12/content_2716645.htm
http://szsb.sznews.com/html/2013-12/12/content_2717046.htm
毕亮:男,1981年生,湖南安乡县人,现居深圳,供职于深物业集团。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七届高级研讨班青年作家班学员。
已发表短篇小说五十余万字,散见《天涯》《山花》《钟山》《大家》《中国作家》《小说选刊》《新华文摘》等期刊。作品多次入选年度小说选本。曾获2008年度《长江文艺》文学奖、第十届(2010年度)《作品》文学奖、全国首届青年产业工人文学奖、深圳青年文学奖。另有小说改编成电影。
编辑推荐
“几乎所有关乎现代人灵魂和社会的重大命题,他都用小说方式呈现了。”评论家对毕亮作品的思想内涵,给予了高度评价。其艺术技巧也相当高超。他所讲的故事意在促请读者看小说本身,那才是原汁原味、活灵活现......
《钟山》2013年第6期目录
中篇小说
爱人………………………………高 君
阿隆神……………………………萨 娜
李腐败……………………………钟正林
短篇小说的临门一脚
□张燕玲
我不懂足球,却有多次独自半夜起身追看世界杯之类的糗事,让自己平庸的生活沾点喜气,攒点活力,似懂非懂地跟着激动不已,尤其期待酷哥们的临门 一脚,张力无限。因为,进球的就是英雄;而更多是看到准备临门一脚时球却突然被截的大呼小叫,虽然临场没有国足,但球赛瞬间的临门一脚还是激发起我的快 乐。毕亮的短篇小说集《在深圳》近日入选2013年“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为他高兴的同时,便把没读过的其他作品一篇篇读下来,仿佛观看了一场场足球 赛事。因为在毕亮对文学“深圳”的书写中,我不仅感受到他对打工者“在深圳”的困惑、焦虑、希望和绝望的深切理解与悲悯,还每每感受到他叙述时临门一脚的 艺术张力。张力来自他写出来的部分和隐藏的部分,尤其后者,常常用充满隐喻和暗示的有心无心的一两句对话,或某个似是而非的细节,一如临门一脚,小说顿时 别有洞天,意味深长。而我特别看重短篇小说创作那临门的一脚,它不仅是神来之笔揭......
特别推荐:
王顺健作品努力忘记登高望远
冼阿芳的事/鲍十
手术/毕亮
在龙华跳舞的两个原则/邓一光
天气预报/范小青
预演/冯积岐
实验小说二题/黑丰
肉烂都在锅里/侯波
鸽子/蒋林
说服/蒋一谈
过户/梁晓声
皂之白/刘庆邦
无罪辩护/孙红旗
你什么时候死/孙智正
空城计/王保忠
任务/王凯
火把与少年/王唯径
石榴/徐刀刀
钓鱼/赵志明
眉毛很重要/纸裁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