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的只言片语
我习惯看床头书,这两天翻出了2004年的《万象》杂志,看董桥的专栏《书房的夜景》,单单是专栏的名字就让人心动。董桥的文章不能看,一看就会爱上,华语世界里不知道有多少我这样的粉丝迷董桥,固然承认他有那么点子矫情,可还是在他营造的文字丛林中沉迷不知返。
他说香港中环希尔顿酒店的顶楼餐厅名唤鹰巢,“老得优雅,洋得舒适,连林太乙都忘不了她那年就在鹰巢跟大明星威廉荷顿吃饭,雪白桌布上插几枝蝴蝶兰,玻璃窗外海景潋滟。”我喜欢这个调调,董桥文字里有色彩,白的桌布,紫的蝴蝶兰,海湾里一汪碧波蓝盈盈反衬着岸边的灯火,像撒上一层碎银子。
“英国人对旧日的牵挂更深,代代舍不得岁月留下的那几道皱纹,像Nigella Lawson恋眷雨天周末厨房里浓郁古老的暖意。”我喜欢极了“雨天周末厨房里浓郁古老的暖意”这样的句子,这一定是个温煦的夏季,周末的下午,大雨滂沱,屋子里光线暗暗的,暖热中带着潮湿,厨房里有咖啡的香气,让人熏然欲睡,可这么美好的下午,又舍不得睡去。
2004-2011,七年光阴,我订了七年的《万象》,直到我喜欢的小书店关门。这本书扉页还留有当年购书的款识,“2004年3月21日购于嘟嘟书店”,这才知道什么叫光阴似箭,书很新,人却渐渐的旧了。
如果说董桥有一点点矫饰,那么汪曾祺则是纯粹的白描,是浮华散尽之后的那一杯白水。我刚买了《汪曾祺:文与画》,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的,这个出版社的带插图的书都极美极精致,汪曾祺在自序《自报家门》中写了自己的身世,虽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离乱,却没有怨怼,口气仍然平和淡然,跟那些牢骚满腹的人两样,汪是高贵清简,他人多了纠缠和小气。汪曾祺引用了《论语》中侍坐一章,曾皙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是汪曾祺赞叹的人生哲学,认为这是超功利的率性自然的思想,是生活境界的美得极致。我深表同意。上学时学这一篇古文,觉得春风骀荡,仿佛自己也穿着和孔子一样宽袍大袖的衣衫,风鼓起宽大的袖子,迎风而立,洒脱超然。
汪曾祺还录了一首诗“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这也是一种宁静淡泊的人生态度,谦虚,退让,而又自得其乐。我想我也是这样的人生态度。
#日志日期:2011-4-20 星期三(Wednesday) 晴 复制链接 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