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薄事的两个看法】1、薄案审结的时机。主导性的舆论似乎认为,18大之前审结有利于顺利开会和接班。这个道理固然是成立的。但我认为,会后审结才是更大的手笔。理由:会后从容审结此案,政治功利性的色彩会更淡,可以更多地从为未来10年打下好的法治基础进行通盘考虑,作为以法治国的良好开端,甚至更有利于形成改革的“势”,成为重启一系列重大改革的契机。如果处理得更好,将现在不得不进行切割的因素重新纳入考虑,有可能成为推进派系政治制度化的真正起点。2、薄是阻碍改革势力的非典型代表。在相当一部分舆论看来,薄代表着反对改革主张倒退的势力,薄倒有利于重启改革。这一般地说也有道理。但一定要看到,薄并非是是阻碍改革势力的典型代表。我的观点一直是,主张倒退的力量是存在的,但其力量有限。真正阻碍改革的力量是既不主张前进也不主张倒退的维持现状的力量,这个力量就是在改革中获得了巨大利益的既得利益集团。如果一定要说薄代表了反对改革的力量,他也是这个力量中的一个另类。如果将体现薄特点的那些要素作为改革的真正阻力,可能误导对实质性问题的判断。概括地说,改革真正的阻力不是倒退的力量而是维护现状的力量,尽管这两个因素有时是交织在一起的。后一个观点较为复杂,可参见本人5月份的博文《转型陷阱不仅仅是对现状的一种解释,更是认识现状的一种框架》http://t.itc.cn/rYcuV 2012年10月14日。
个人信息
博文分类
- 全部博文(-147)
博文正文
返回顶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