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米_方笑笑:美味口中试,风景眼中现,生活无比好,此生不虚行.(2016-04-26)
ying0520:看了这篇文章,我很想吃手抓牛蹄!此文勾起了我的馋虫!呵呵。“两手抓起牛蹄,一口咬下去...(2015-12-21)
诗酒试年华:2015年天涯十大最具影响力博客开始评选了,如果您喜欢博主的文章,请到“博客家园”投...(2015-11-19)
- 小娴闲话博主
- 萧耳
- 半夏
- 燕衔泥
- 朴素
- 王鹤
- 洁尘
- 徐江
- 钱红莉
- 赵焰
- 夏雨菡
- 黄孝阳
- 阿楚私语
- 倪涛
- 朱晓剑
- 梦亦飞
- 青青李子
- 黄亚明
- 张京徽
- 王国华
- 高维生
- 江北土著
- 柳易
- 兴安
- 李杰
- 也解颐
- 加肥猫
- 储劲松
- 若冰-北京
- 记忆飘香
- 扎麻陇
- 胡笛
- 裴钰
- 梅雨季节
- 苦香斋
- 趣乐桃红
- 小城酿酒
- 姑苏青锋
- 千积雪
- on the way
- 雨夜粉尘
- 龙之芥
- 葛筱强
- 庄之鱼
- 马路骗子
- 柳已青
- 朝北
- 杨不易
- 方便面3号
- 陈语沽事
- 杨献平
- 美丽的日子
- 任知
- 龚茂君
- 缗蛮黄鸟
- 大卫
- 刘洋
- 莲花府邸
- 萧萧
- 风吹阑叶
- 韩浩月
- 伊人客栈
- 吴克诚
- 阿滢
- 海飞
- 潇湘·花间
- 淘淘嫣
- 甜梅号
- 张翔武
- 林少华
- 李炜
- 莫幼群
- 梦亦非
- 赛宁
- 刘春
- 青岛薛原
- 蓝紫木槿
- 朱强
- 向敬之
- 南京老克
- 俞晓群
- 伍美菱
- 毕亮
- 潘启雯
- 张海龙
- 盛文强
- 胡竹峰
- 陈斯媛
- 走路有风呼
- 夏春锦
- 积树居
- 谷雨
- 何华
- 理洵
- 发雷
- 西篱
- 周老泉
- 杨杰(教育专家)
- 冯传友
- 贾登荣
- 崔文川
- 闲书友
- 泰州周卫彬
- 榆林话书(刘学文)
- 我的新书:《最美的游戏》(2013-07-02 21:58)
爱是一种修行
文 / 潘小娴
爱,牵扯着人的一生,从两个陌生人的相遇相爱,到两个家族的交融,再到两个人建立小家庭后的情感纠葛,涉及的问题,林林总总,其间的快乐、困惑、难言、不快,也层出不穷。因此关于爱情,每个人心中都有十万个“为什么”。而进化心理学派情感专家杨冰阳的新书《爱的十万个为什么》便是这样一部解读情爱全程之旅的书。
全书以女性的角度出发,涉及了女性关注的各种情感阶段:人海寻爱计—如何找到Mr. Right;幸福是一场修行—如何成为男人心中的完美女人;女人那点儿小计谋—好的调教是幸福的一半;男人那点儿小心思—像男人一样思考;爱情和面包,一个都不能少—女人的吸金御财术;恋爱进行时,婚姻前奏曲—幸福的必备条件;婚爱,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爱情路上的那些人和那些事;爱情,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情海中的漩涡湍流;恋爱困难模式—如何才能通关等九大话题。
在解读
放风筝:与清风携手,找白云聊天
文 / 潘小娴
放风筝《百子团圆图册》 清·焦秉贞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是清代诗人高鼎所写的一首《村居》,诗歌很生动地勾画出了一幅孩子们在芳草地上放纸鸢的“乐春图”: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孩子们放学回来的早,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纸鸢。由此可见,在清代,纸鸢已经是儿童们最喜欢的普遍玩具了。
那么,纸鸢到底是什么呢?就是一到春天,现在的孩子们蹦蹦跳跳和父母一起放飞的风筝。而世界上第一只风筝,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开始出现了。只不过,那时候的风筝不叫风筝,也不叫纸鸢,而是叫木鸢。因为最早的风筝并不是以纸制作,而是木制的,而且都与自然界的“飞鸟”有关。
在春秋战
冰肉包
文 / 潘小娴
在珠三角工作的帅哥美女同学,一起前往云浮游玩。在云浮硫铁矿工作的禄军同学盛情地接待我们。晚上禄军同学盛情地款待我们,菜市极其丰富,但也和我们平常在广州吃到的没什么太大的区别,所以,印象并不深。
第二天早上吃早餐,禄军同学说请我们吃云浮最有特色的包子——冰肉包!
冰肉包很快端上来了,那着实吓人一跳——冰肉包是蒸出来的,白白胖胖的,好大的个头,一个个像大碗似的。好在,皮上还扭着些弯弯曲曲的小花纹,也算冲淡了冰肉包带来的粗犷感,多少也还有了些柔软的感觉。
只是,到底还是觉得巨大,女同学无论如何都不想动手拿来吃。但男同学就不一样了,一个人抓一个在手,吃得既爽又香。尤其是禄军和喜福,更是吃得欢天喜地的。禄军同学说:“我们云浮人,最喜欢把冰肉包当早餐,一
达芬奇为何令人着迷
文 / 潘小娴
刚收到《蒋勋破解达芬奇之美》,我就迫不及待地翻查目录,找那熟得不能再熟的四个字“蒙娜丽莎”,而后就迫不及待哗啦啦翻到该页,兴致勃勃地阅读起来。
之所以这么急切去读“蒙娜丽莎”,是因为我曾经看到过卢浮宫内的“蒙娜丽莎”。当时我到巴黎旅游,开始游览卢浮宫时,展厅不怎么多人,但到了“蒙娜丽莎”展厅,展厅不大,“蒙娜丽莎”画前还围了一圈栏杆,而参观的游客里三层外三层把那幅“蒙娜丽莎”围了个水泄不通。不要说和“蒙娜丽莎”合影了,连稍微站一站的机会都没有,人群不停地拥着你往前走。在跟着拥挤的队伍往前走时,不论我从哪个方向看,都只看到“蒙娜丽莎”眼睛之上的部位,我只好高举相机,“咔咔咔”乱拍起来。结果,当我气喘吁吁走出展厅时,一看拍出的照片全是游人的后脑勺,“蒙娜丽莎”的迷人面孔被遮得不见踪影。
现在,翻看蒋勋解读“蒙娜丽莎”,仿佛就
蓼花,糕饼之花
文 / 潘小娴
蓼花,糕饼之花?很多人看到这,都会冒出疑问:咦!这蓼花,不是花吗?怎么成了糕饼呀?
记得我第一次听到蓼花,也这样疑问过。那时刚大学毕业,学中文的我还沉浸在唐诗宋词的世界里,因而一听到朋友说蓼花,我立马想到的就是宋代陆游写的诗歌《蓼花》——“老作渔翁犹喜事,数枝红蓼醉清秋”,因此,我以为蓼花就是花来的,谁知,原来却是可以吃的一种地方特色小吃,甚为惊讶!
蓼花是朋友从兴宁带回来的,小小的一包,包装是透明的,可以看到蓼花的样儿呈圆鼓槌状,手指般长短,金黄色的表皮上均匀地粘满一层白芝麻。你别说,这能吃的蓼花,模样儿还真有点像山坑里小花儿密密麻麻挤在一起、一串一串花序呈穗状蓬蓬松松地灿开着的蓼花的花朵儿呢。这么一比,觉得以蓼花来命名这小吃,真的既象形又极富诗意。
转心,人就舒服了
文/ 潘小娴
“过去,我住的地方有一段时间因车位有限。停车的地方离家很远,每天还要步行一段,于是就抱怨真倒霉;上班塞车会抱怨;进电梯人多会抱怨;进了办公室也会抱怨,等等。现在反过来想想,每天有机会步行一段,还可以锻炼身体,很庆幸。塞车了,这一段时间完完全全是属于我的,可以有时间想很多问题,很庆幸;电梯人多,有利于观察人,给写作增加灵感;等等。转心,人就舒服了。”这是刘书宏(贤书法师)在《半路出家》里所写的一段话。
之所以先提出这段话,是因为觉得质朴,明白晓畅,却又含有很多人生的思考与智慧。试想想,在现代大都市生活中,车位有限、塞车、电梯人多等等,这不是我们每天都遇见或者说不可避免的烦恼事么?但是,当每天都不得不面对这家常便饭般的烦恼时,我们的情绪,总是处于难以平静对待的状态之中,而且更甚的是,还喜欢一个劲地往烦恼里钻牛角尖,接着越钻越深,前没有进路后也没有退路,整个人便走进了死胡同。
以镜头阅读生命闪动的瞬间
文 / 潘小娴
【读书家档案】
游坚, 摄影家,广东摄影家协会会员。作品入选《第37届西班牙Torretes杯国际摄影展》获得国际影艺联盟FIAP勋带奖,《第22届奥地利超级摄影巡回赛》、《2013年首届希腊4地巡回国际摄影艺术展》、《2012法国国际艺术摄影展》、《2012塞尔维亚新视野国际摄影展》、《首届中国建筑摄影艺术大展》等。
【现场】
以镜头阅读生命闪动的瞬间
“我喜欢用镜头,阅读生命,阅读人生。以前的阅读,是去远方拍摄;现在的阅读,则是拍摄自己的身边,即是落点于我最熟悉的雷州。”游坚这样总结自己的阅读之旅。
早前学画画读设计的游坚,现在最喜欢做的是摄影。说起这个转变,是因为在广州某广告公司做设计,老板是玩摄影的,于是他自己也对摄影发烧起来了。
&nb
生死恋
文 / 潘小娴
“一夜情”,“干柴烈火”,是海陵岛闸坡菜肴里最著名的“海味三宝”之中的两宝,还有一宝,就是“生死恋”。
香煎红三鱼的“一夜情”,葱段爆炒盖苏文鱼的“干柴烈火”,都是以一种鱼作为主打,并没有什么配料,鱼味纯正,口感相对单一。比较而言,“生死恋”这道菜的鱼味就丰富一些了,它是用两种鱼一起烹制而成,品尝起来,有着一种前生今世的戏剧性色彩。
平常我们吃鱼,都讲究一个鲜味,做新鲜鱼这道菜时,在我们的习惯性思维中,无论如何谁也不会想去招惹腌制成鱼干的咸鱼的,咸鱼味重,那肯定会抢了鲜鱼的味道。但是,阳江人却打破了这一惯性思维,把咸鱼和鲜鱼一起蒸,弄出了一道让人听起来瞠目结舌的“生死恋”——咸鱼和鲜鱼夹在一起,象征着生死相依。
“生死恋”有两种做法。一种是,
干柴烈火
文 / 潘小娴
位于广东西南沿海的阳江,是广东举足轻重的重要“鱼仓”,阳江海陵岛闸坡渔港更是全国十大渔港之一,鱼类产品极其丰富。海陵岛闸坡人,捕鱼吃鱼的历史悠久了,自然也吃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味道。别的不多说,光是一些鱼肴的花名,就着实够暧昧刺激,赋予了人们对人情世故幻想的本能。
“干柴烈火”就是海陵岛其中一道经典的鱼菜式,其主角是盖苏文鱼。关于盖苏文鱼,有两种民间传说,这两个传说都与高句丽的将领盖苏文有关。
盖苏文,原名渊盖苏文,又名渊盖金,是高句丽末期非常具有争议性的铁腕军事独裁者。在中国的史书上通常避唐高祖李渊讳而称为泉盖苏文。 高句丽是古代中国东北的少数民族建立的地方政权,史书上盖苏文在高句丽与唐的冲突中扮演着主要角色。一方面渊盖苏文的英勇曾经成功地抵御了唐朝想灭掉高句丽的企图,因此被许多人认为是朝鲜半岛的民族英雄。另一方面,许多人认
一夜情
文 / 潘小娴
当客人一脚踏进阳江海陵岛闸坡的餐馆,刚落座好,开口询问“有什么好吃的?推荐一下。”餐馆里的服务小姐,便一边举着菜牌,一边笑眯眯地说:“来个一夜情,怎么样?”
一夜情?真够刺激!刚落座的客人,脸色不免有些尴尬起来:我是叫你推荐好吃的菜呢,你怎么却毫无顾忌地推荐起风流的“一夜情”来了?这地处广东西南沿海地区的小城阳江,什么时候也变得如此的开放和暧昧了?
“一夜情,可是我们阳江的招牌菜呀,不吃会后悔的!”餐馆服务小姐呵呵一笑。
如果你是第一次到阳江闸坡就餐,往往都会遇见以上这么好玩的一个场景。这也是我第一次在闸坡遇见“一夜情”时同样遭遇的尴尬场景。所以,告诫各位食客啦,当你听到“一夜情”这个刺激的字眼,千万要淡定、淡定,那只不过是闸坡以及整个阳
美国人亲历的纳粹疯狂之路
文 / 潘小娴
研究和讲述希特勒纳粹疯狂之路的书,已经出版不少,比如,世界顶级二战史专家凯尔索迪教授的《希特勒传》、“普利策奖”获得者约翰·托兰的《希特勒传——从乞丐到元首》等,这些书都很详细地分析了希特勒走上权力巅峰的过程。所以,当初拿到这本《希特勒的土地》一书时,也说不上有什么新鲜感。不过,在看了副标题后,却有了一种强烈想读的欲望。
此书的副标题是:美国人亲历的纳粹疯狂之路。作为在二战期间摧毁德国纳粹的重要国家之一的美国,他们的民众看到了怎样不同一般的疯狂纳粹?而这些亲历纳粹疯狂之路的美国人,到底是怎样特别的一群美国人?他们又是如何亲历的呢?
疯狂的不仅仅是希特勒,还有数以千万计的德国人民
作者安德鲁·纳戈尔斯基在《希特勒的土地》所聚焦的这一群美国人,是20世纪20~30年代旅居德国的美国
双皮奶
文 / 潘小娴
“双皮奶的颜色和口味都显得端庄纯正:新炖的一碗热气腾腾地端将上来,香气都温润得好像二十刚出头的江南小媳妇;吞进一口去,更是清甜不腻,又端端像极了那小媳妇的细皮红唇,可以给你温柔渴望美妙人生的梦想。许多不食甜品的人却可以接受顺德双皮奶,也许就在于它口味中的那种温柔和端庄吧。”
以上是网上非常流行的关于品尝双皮奶的生动形象的描写。凡是吃过双皮奶的人,看到这一段话,肯定会心一笑。当然,在广东,尤其是在顺德这个地方,可以说几乎没几个人没吃过双皮奶的。用顺德人的话来说,双皮奶是他们人生一种“起点性的食品”,他们是吃着双皮奶这种营养品长大的。
双皮奶的特异之处,就在于含有双层奶皮。要做出双层皮奶,说起来并不复杂,但却一步都不能马虎,犹如广东人踏踏实实的生活态度:先将清晨新挤的水牛奶煮热,但不能煮沸,否则会破坏奶质结构,致使不易结皮;趁热倒在
才女的优雅阅读
(此文为孙永庆老师为我拙作所写的书评,很有见地,说出了我心之所想的一些读书境界,非常感谢。)
文 / 孙永庆
一本书的书名至关重要,好的内容要有好的书名,才能抓住读者的眼球。我喜欢那些富有诗意的书名,当看到潘小娴的《闲敲棋子落灯花》(天地出版社)时怦然心动,现在的生活太过于物质化,为了房子车子拼命工作,时间就是金钱,生活的节奏就像多米诺骨牌漫不下来,忙碌几乎把优雅和休闲的因子挤出了我们的生活,看到这个书名,对那种闲适的生活有种久违的感觉,也让我想起另一句古诗“青灯有味似儿时”,忆起灯下夜读的那种悠闲的情景,“每当把脚步放慢一些,灯才不会那么快熄灭,点亮的灯会更长久地照亮生活中原本十分平凡或者曾经被隐匿的简单瞬间,让人生充满真实的幸福和妩媚,让生活恣意撒播出一种诗意和柔情。简单,这是一个真正的生活者的情怀,贵族式的优雅与平和,以及舒缓自在的生命态度,都包含于其中了。”我想这也是这本书的意义所在。
接受不完美,是毕生的功课
文 /潘小娴
曾经好几次采访作家毕淑敏,我对其中的一次印象甚深,那是她推出新著《女心理师》时,她在这部小说描绘了形形色色的心理疾病者,深入地洞察到他们心中的种种焦虑。当时毕淑敏对我说了一句总结性的话:“很多人的焦虑,主要原因来自对自己要求太完美了。凡是人间的事物都是不完美的,要想生活得快乐,就不要做一个高度的完美主义者。”
的确,我们生活在一个千人千面的社会,很难事事都能完美,缺憾常常有。相信很多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平心静气地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呢?而当一个人,越不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就越会深陷焦虑不安中去,于是,焦虑便成为永无止境的怪圈。所以,学会如何接受不完美,这无疑便成为我们人生很重要的一门课程,就像《孤单星球》这部书所说的—“没有谁是完美的,学会接受自身的残缺和生命的无常,是我们毕生的功课。”
《孤单星球》是一部温暖疗愈系绘本,由青年作家独木舟撰文,暖男画家Lost7插画,全书描绘的是一个关于孤独,关于寻找生命中缺失部分的故事,并且从缺失中
读书写作是一辈子的事
文 / 潘小娴
作家黄剑丰的书房,通透,雅致。整个客厅就是一个大书房,有书、有画、有小鼓、有扬琴……其中还有一面书墙高高地顶到天花板,一旁有个环形的镂空木柜子,与高高的书墙绕成了一个静谧的读书空间。这个空间的外围,还种植有几盆绿色植物,让整个书房绿意盎然,显得情趣十足。
家里最贵的就是高高的书墙
“我最早的阅读,与外公有关,外公是我读书的引路人。”说起自己的阅读,黄剑丰这样总结说,“我是独生子,外公是老师,很儒雅,很严厉,我对外公是又敬又怕。外公把我带在身边,从小教我读书。我对书的爱好就是在外公的引导下培养起来的。”
因为外公家里有很多连环画,所以,黄剑丰从小学开始就有了小小的书柜,里面收藏有很多连环画,同学们都爱找他借连环画看,“我的连环画藏书,在我们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