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雁荡忆旧游(散文)(2014-11-30 19:09)
- 两度重阳节偕文友再游乐清湾(古风、新韵)(2014-11-02 18:58)
- 仙桥景区行(古风新韵)(2014-10-19 21:55)
当今怪象录
山顶造地
我小时身居山面,常听老人说“山头千,垟下百”,我不懂其意,解释道:山头一千只能抵平原地区一百。于是劝我移居洋下。起先总觉得难以理解,后来随岁月推移,终于明白。我住在300来米出,梯田所种的稻产量低于虹桥几倍,原因在于:一气温低,一般低3度左右;二麻雀、老鼠抢食,收成前,常常要去赶麻雀;地头田边杂草丛生,与稻苗争肥力。载水果亦然,如枇杷,寒冬开花怕冻,也常常减产。
然而,近几年却出现倒转,在高山顶造地。
我最初在山下发现山头怎么忽然出现白唐唐一片片,像某些人脱发——鬼剃头,几天不见就变了样。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到山顶察看,经了解,某些人向山村买下山皮,筑通道路,砍掉成林的树木,再用挖机挖去树根,人工砌砍,造成一排排梯地,像当年“农业学大寨”取得的战果——比当年的更整齐,规模也更大。仅芙蓉、虹桥两地,就有张庄,珠璋,石角龙等地。我对此,我又产生了疑问:新造的地能种植什么吗?向山面老人了解得知:这样的地什么也种不了,我们耕作的田地都是经过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了,其土松松,有肥力,山皮亦然。可眼下
我与四棵树 (散文)
陈友中
我老家岩上厂处在括苍山与雁荡山脉间,奇峰如林,青山隐隐,风光如画。属虹桥最西端的一个自然村,与埭头相距五里。永乐古道莆岭西东贯穿。本村就是永乐界、莆岭边的一个只有三座茅庐的旮旯村。三户人家仅男性就有五六个姓,多系从两县来此谋生的。
我的“深山旅店”门前挺立过四棵树:枫树,桃树,梅树与樟树。
第一棵枫树,长辈说要三人才能合抱,仰起头掉了帽子还看不到树顶,约有四五百岁,是此处最年长的风水树。树下有一眼夏凉冬暖的水。因这儿是永乐两县交界,交通要道,故成了路人小憩的乐土。
教育随想录(九选八)
一
多数人之所以碌碌终生,无所建树,其主要原因就是对常见的事物熟视无睹,不肯加以思索。以为此乃千古如斯,是常识,不屑思考。于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些人目不窥园,兀兀穷年,临终还是两手空空,多半也是忽视常识而去钻牛角尖所致。戴上怀疑的“眼镜”看世界,这是创造、发明、超越的第一步。
二
既要入世,又要出世,这是哲学与现实的关系要则。生活工作求学也宜如是。既要进得去,又要出得来。不进——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出——久在虎穴,岂不与虎同化?
如教书,我们得全心全意地钻进去—
留住自己的心灵史(代序)
《生态枫帆》
留住自己的心灵史(代序)
胡勤
友中念念不忘生养他的小山村,那里滋生了他朴素的教育情愫,也是他文学生命的源头。所谓村不过相隔百余米的三座茅庐。我去时只看见两座,都改建为方方正正的水泥建筑了,其中一座为友中的老家。家里有两块牌子,一块为“深山旅店旧址”——其胞兄陈逸峰所书,字刚劲有力,像在恋着过去;一块为“乐清市文学创作基地”,透出他现在和未来生活的一角。无所谓多少作家到此创作多少作品,在意的是它的精神寄托。
一条明代的永乐古道从他家门前穿过,一头连着虹桥古镇,另一头通往永嘉县城。当年
高中白话文不需
陈友中
摘要 :高中白话文不需教。其理由:首先,半个多世纪的中语改革,结果是一个死结,一道无解方程。其次,学生自学比老师教学效果好。再其次,不教白话文,不影响白话文写作。另外,通过文言文的教学和白话文写作促使学生自习白话文。
白话文(又叫现代文、语体文),何时起作中学教材呢?据叶圣陶先生回忆是1923年,当时的课程标准规定:初中阶段,白话文和文言文掺合着教,各年级比率不同,低年级白多文少,高年级文多白少;高中阶段完全教文言。
高中阶段教白话文不知起于何时。教白话文,效果怎么样?笔者以自身学与教的体验和大量事实证
陈友中谈高考
陈友中就今年高考作文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答本报记者问
原创: 陈友中 语文小报中学版 4月24日
作者简介:陈友中,男,1958年生于乐清市淡溪镇。毕业于浙师大中文系。中学高级教师。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生态写作教学法首倡者,2012年获首届全国十佳教师作家称号,2014 年获“全国校园文学指导名师”荣誉称号。乐清市八届、温州市七届政协委员,温州市社科联第四届代表大会代表,温州市文化评论员,乐清市诗词学会副会长,虹桥中学红枫文学社指导师等。
从事中学语文教学39年,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高中白话文不需教》等多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中心主办的大型教育文摘类杂志《中学语文教与学》转载。全国省市级获奖多次,入选10种选本。为10种教参撰写部分章节。编著计千余万字。50多次获秀作文指导师”“美文园丁奖”等。曾创办过一所
专家、媒体、学生的报道及研讨文字(部分)
记者 郭琳
一提“散文”,如今的理解,这个在书店展架上已经被“随笔”取代的词语,似乎是和“抒情”联系在一起的,渐渐只留下一个落寞的背影。但它果真“没落”了吗?
昨天,一场由省作协、温州市作协和乐清市委宣传部主办的乐清散文作品研讨会上,一众浙江作家聚到一起,聊近年来以许宗斌、倪蓉棣、马叙、李振南、郑亚洪、陈友中为代表的乐清散文创作的现状。作家柯 平开腔:“随笔”,不过是上世纪90年代书商炒红的一个词。“随笔”本来什么意思?随手写的杂笔。但你瞧,这个词又雅致又闲散,不像“散文”那么古板,就 一炮而红了。其实现在人写的“随笔”大多都很有主题,哪里能叫“随笔”?都是散文。中国古代,除了韵文(诗歌)以外,非韵文都是散文,小说还是后来的事&n
深山旅店专辑(虹桥文艺第八期)
诗书化惠风
陈友中
丙申猴年惊蛰日,虹桥诗会理事会在老家——深山旅店举行。诗坛高手云集,挥毫泼墨,临池赋诗,使寒舍蓬荜生辉。诌诗以酬谢诸君。
深山春意早,旅店聚高朋。
宇宙在惊蛰,诗书化惠风。
丙申惊蛰虹桥诗词学会理事会在深山旅店召开,席上拈得盐韵
姚钢峰(虹桥诗词学会会长)
驱车来客栈,丽日白云纤。
竹腹无心饱,峰头有意尖。
老禽熬不烂
陈友中提示、点评2015年浙江高考满分作文
: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褊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注意】①题目自拟,观点自定。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写作提示】
&
放牛娃·教师·散文家
放牛娃·教师·散文家
——记陈友中老师
柳市镇第六中学 郑群威
在山的那边,有我的一位作家同学,陈友中老师。
我读过陈友中老师许多文章。最近,我又从他《雁荡奇秀又一支》《当年生病不打针》《刀与笔》等文中了解到陈老师童年采过野果,挖过草药,担过柴,赶过集,还放过牛。至今他家里还保留许多农具。陈老师老家——乐清市淡溪镇天岩村岩上厂——
抬新孺人(散文)
抬新孺人
陈友中
一位邻居结婚,让我一起去“抬新孺人”。我娘吃惊地说:“其恁小咋能会抬新孺人?”
我老家在浙南的永(永)乐(清)交界,是“千年不闻锣鼓,万载不见水龙舟”的旮旯村。嫁娶,是一家的大事,也是全庄的喜事。远近十几里的亲朋好友无不欣然而来,选取身强体壮的青壮年去“抬新孺人”,其实我们抬的自然是新孺人的嫁妆。我的任务是“担尿盆”,有人说:你这差使最好,
离别留真怀,抚慰别意浓
——朱镜宙《留別甘肅父老》一诗浅析
陈友中
朱镜宙先生是我邑两位南社诗人之一(另一位是张云雷),但诗歌迄今发现的只有50多首,多以旅迹风情为主。本诗是其为数不多的留别长诗,全诗为:
永乐古道忆当年 (散文)
陈友中
浙南的永嘉与乐清接壤。
永嘉苍山绵延,楠溪纵横;乐清青山原野连东海。因而两县出产的物品大异少同。于是需要交流,有了通道——仅容行走和肩挑背负的小路。据考证道路多半修建于明代,故有明代永乐古道之称。据说是盐道,可达江西玉山。我家住在永乐界、古道边,听到最多的是乐清人的“担
zjhqcyz:本文刊于2015年第5期《美文》(下)(2015-06-10)
linjiadayuan:拜访。(2014-07-09)
hzzap:读来似又重走了一遍岩上唱、岭窟古道的那一段...(2014-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