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英:可爱懂事的狗狗,相信会很快适应新环境。(2019-01-24)
蔡英英:呵呵,我也向往香山红叶,总要亲眼欣赏才好。(2017-10-19)
蔡英英:“身着飘逸的汉服,撸着长袖,手执毛笔,落笔生风”,这情景真真叫人向往啊,我也这样梦过...(2017-09-15)
- 岭南雀巢博主
风吟烟雨楼2019-2-17
养狗小记
去年元宵节,先生与儿子在朋友家玩,见朋友家一群小狗颇讨人欢喜,两人如获至宝,
毫不犹豫就抱回来一只,美其名曰:元元,黄白相间的毛,汪汪的眼神。吾虽不喜欢养猫养狗,无奈少数服从多数,一家三口从此变成了一家四口。
我信誓旦旦与两位男神约法两章:一是狗狗不允许放在家中;二是男神必须主动喂养,不得有依赖思想。前一章倒是还好维护,家住顶楼,狗狗从此在楼顶安家,有吃有住有阳光;第二章却是半途而废,两位男神起初甚是负责,日日款待,逗玩,然而日子久了,便生了倦意,渐渐疏离起来,有时完全置之脑后,不了了之。无奈我这一家之主妇,开始了被动式的养狗生涯。
从“心”出发 :探寻亦或超越
- -读《艾约堡秘史》
大凡以城堡、秘史之类命名的书籍,总容易让人有窥视的欲望。著名作家张炜这部《艾约堡秘史》也不例外,起初自己的确怀着试读的心态,没想到钻进文字里静心阅读起来,却是无比酣畅快意的。
小说的主人公,也就是艾约堡的主人淳于宝册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在当今的大时代大社会的背景下,他无疑是一位成功的王者,名震天下,富可敌国,面对俗世,他万事不惧,如此强大,年近六旬依旧充满激情与梦想,充满爱的渴望,然而当他的“荒凉病”发作或寂寞孤单时,却处处充满危机与恐怖,让人悲伤与无助。
望不尽的春风 忘不了的故乡
----读《望春风》
格非先生的小说读得并不多。《望春风》却是一口气读完了。读完之后有隐隐的哀痛涌上心头。“日月往来,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在俯仰之间,千秋邈远,岁月苍老,藜蒿遍地,劫灰满目。”时代的潮流滚滚前向前,曾经熟知的乡土、乡俗、乡音、乡亲在巨大的潮流中早已如风飘散,踪迹难觅,格非先生的文字,让人忍不住又一次回望自己的故乡。
我的故乡也在江南,山清水秀,善良淳朴的乡民,以农为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改革开放前,他们也按照儒家传统的道德准则生活,没有太多的抱怨,更多的是适应、承受与担当
惟其痛苦,才有欢乐
--读《贝多芬传》
贝多芬逝世百年之际,罗曼罗兰写下名著《贝多芬传》 ,以此表达对一代音乐大师贝多芬的纪念、缅怀与颂扬。作者言写《贝多芬传》绝非是为了学术研究而创作,它是唱给受伤的心灵的、窒息的心灵的一支鼓励的歌。
读这部小说,心情是沉重的,同时也被贝多芬伟大的灵魂深深震撼。好的文字作品总
短评三则
1.《西行记》(《当代》2018年第二期)
这是著名散文家周涛的长篇小说,讲述了姬书藤、哈皮、成志敏等年轻人在大学毕业后在新疆的人生历程。小说读来显得绵长深厚,一边是极富民族特色的风情,一边是跌宕起伏的心路历程、人生际遇。既展示了家庭背景、社会文化、时代变迁对人物性格的影响,又彰显了作者自身对不同的生活、处事、职场的哲学思考。想象丰富、人物形象鲜明、语言表达很有哲理,读起来非常有张力 ,耐人寻味。是一部有人性有温度有思想有品位的好小说。
做一颗顽强寻找自己轨迹的石子
------再读《丑陋的中国人》
很多年前读《丑陋的中国人》,完全是冲着标题,当时也是好奇:一个中国人为什么要大声说出自己的国民是丑陋的?不仅仅是我,也是大多数人的疑惑。带着疑惑,再度翻开书本。
原来,这并不是一本很学术的书,严格来说,《丑陋的中国人》甚至算不上一本完整意
阅读不止 思考不止
---- 读《人类简史》
早就听闻这部叫着《人类简史》的书,据说被翻译成30多种文字,为全球所瞩目,让人觉得一个读书人不读此书,显得有失身份,于是也惶惶然加入读书行列,欲探求个究竟。
孤独的血液 孤独的人生
---读《许三观卖血记》
作家余华的这篇小说,早就有所耳闻,过去也似乎是读过的,这次重读,感受显然与以前不一样了。我自幼生活在农村,对小说中的“卖血”事件,是非常熟悉的,我也亲眼所见,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农村,很多妇女也还是通过卖血求得一家生活的开销,当时并不以为然,因为年幼,无法体味生活的坎坷与磨难。如今循着小说的文字重新去回味过去的生活,去思考文字里的人生,才知道平常百姓的琐碎日常,解剖出来都是血淋淋的。
许三观是什么人?小说中,他是一个城里丝厂的
一知半解学逻辑
这周由于忙于其他事务,《金字塔原理》一书其实并没有完整读完,但还是想整理一下对有关逻辑问题的粗浅认识。我尝试按照这本书提出的金字塔原理来整理。主要整理三个问题:逻辑是什么?为什么要用金字塔原理来建构逻辑?怎么样用金字塔原理来建构逻辑?
简单生活从“心”开始
--- 读《断舍离》
我向来以为,人的潜意识是极度聪慧的,它会不自觉地将人引向自己内心的需求。这周翻阅的都是关于极简生活主题的书。有的略微看看,有的较仔细地读了起来。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
我有一架纸飞机
大约许多孩子都做过飞翔的梦吧。仔仔从什么时候起开始着迷飞机已经记不清了。但上小学后就上了航模课,每周上一次,也大抵是拼装一些飞机模型,每次都弄得像模像样,还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四年级以后,仔仔就动起手来做会飞的真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