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书评:天天见面
3月10日,湖北日报刊何昕的微书评,内入如下:
品味美食的书很多,但是能写尽其中一种的并不多。凭借对面的热爱,成都作家朱晓剑在《天天见面》中,挥挥洒洒,把与面有关的种种味道、生活、情怀一一道来。北京的炸酱面、山西的刀削面、重庆小面、四川担担面、兰州牛肉面等等,还有那些一块吃面的人,面店的老板,和吃面有关的事,为家人做一碗面,古代的面,面的不同做法,生生从一种食品写出了一种生活。一面一世界,生活有无数可供我们体悟的入口,普通如一碗面,也能让我们咀嚼人生。
晓剑,晓剑
晓剑,笑点很低,你讲个不理想的幽默,他也真诚的笑。
他出的书,像他的人,如佛。
那本书在那里,躺着,你还未抚摸,它就对你笑。
晓剑,只要来西安,兄弟们便要排着队参观他。
正是,诗酒趁晓剑。
假设文人相轻,只要晓剑来西安,相轻的那两组人,也能围绕坐在一起。
假设诗人派对,可能是场诗歌以后的拳击赛,那么,晓剑来了,拳击赛变成友谊赛,读诗,今夜,我是茨维塔耶娃。
我说,那个俄国女人说,200年后,你们一定会爱我。
这么多年,晓剑辛苦,两个孩子要养,却是独立作家。
没有任何单位挂靠,只能靠一篇篇文章谋稻梁
即便如此,成都文学界,喝茶,只要有晓剑,
马上气氛是,安稳,幸福。
我说,晓剑镇心。
晓剑对人好,再难相处的人,晓剑也报之以微笑。
仿佛,大肚能容
抢购:《饥不择食》毛边本布衣书局上架
今天上午十点钟,著名作家薛冰先生新著《饥不择食》在布衣书局网店上架。共上架100册毛边本,不到半天时间,被“毛边党”抢购一空。
布衣书局是 2002年1月7日创立于互联网,服务于藏书人的网站。不少新书的毛边本在这里上架销售,反响极好。
薛冰先生的新作《饥不择食》文字优雅、印制精良。布衣书局网站介绍说,薛老师是高产的作家,除了书话外,他还写小说,这个算是散文吧,我是这样理解的。他这三十五篇都是写“吃”的,不过他的这个“吃”不是享受型
谈《后阅读时代》
谈《后阅读时代》
作者:侯小白
在阅读介质日渐多样化的今天,像我这样固守纸质书者算是异类了,不过在我看来,任何时候,人与纸质书的亲密程度是任何一种电子设备所替代不了的,无论是后阅读时代还是将来的阅读时代。
在老师的这本书里,我获得了三样“宝贝”:1、思考。随着老师文字的深入,大脑也会像机器一般不停运转,思考老师在文章中的每一个观点,结合当下实际来进行分析,并汲取相应的“营养”;2、愉悦。老师的文笔一如往常的诙谐幽默,让人阅后忍俊不禁,这就便有了让人再阅读下去的期许,若是一本书从阅读的第一页就令人蹙起眉头,那莫说期许,连阅读下去的欲望业已荡然无存;3、犀利的观点。如我在第一条中说的那样,老师的一些观点是十分有“营养”的。我曾截取过老师的部分观点放上微博,众书友阅后褒贬参半,贬者认为老师的观点太过犀利,太过个人主义,我的回复是“假如是一种如温白开似的观点,想必您也未必能接受。”
在阅读这件事情上有观点相左、有言辞交锋是好事,若
一日闲
周末,一个人在家。整理下家务,把书架上的书重新整理了一下,使之看上去更“赏心悦目”一些。在做完这些事时,已经是临近中午了,我却还不知道午饭该怎么解决。
在礼拜五的时候,朋友约着周末去吃火锅。结果,大家临时都有事,活动就取消了,我也刚好不用出门,就在家做一个房间旅行者。对于家的熟稔程度,自不待言,不过,有时还会发现还有一些角落不曾注意到,或许是以前注意过,不太留意,就被忽略掉了。再想起,就有了一种陌生感。
也正因爽约,才有这一日之闲。泡普洱茶,找出杯子,一个人坐在那里喝茶,打望。虽然在“家”这个环境里已生活了好多年,但我想,就是这熟悉的风景当中也似乎别有一番情趣。
我想起了孤独这
腊八记
腊八节,油画家曾倩约着相聚,在十一街。坐公交车抵达合江亭,步行穿过十二中北街,到龙江路,才发现那地方拆迁,几成一片废墟,十一街的路口北封上了。好几年没有来过这地方。成都的老街区一一拆迁,那些记忆终究要被高楼大厦所替代,不免让人觉得遗憾。
再转回来,沿着十一巷走,那是七医院的后门,拐过去,进入十一街。天有些凉,几间茶铺里坐着三三两两的人。曾倩和张老师先到了。传奇人物彭大泽也已到了茶铺,他们在喝茶闲聊。这样的露天茶铺,在成都也是少了许多。常常是你去喝过几次茶,过段时间再去,就再也找不见旧影。
曾倩带来了曾缄的手迹,那是多年前所书写的《布达拉宫词》。此手迹曾在极左的年代失去,后来退还了回来。期间曲折的故事,也似乎在冥冥之中早已注定。然后,唐劳绮、曾松茂、徐立言诸位老师先后到
甲午阅读史
甲午阅读史
今年得书,近五百册。这个数字不算多,读的书数量依然不少。在叹息好书越来越少的时候,也许会发现并不是那么糟糕。
先说与自己相关的几种书。寻味书系推出了三种:冯传友的《吃情岁月》、许石林的《饮食的隐情》和俺的《天天见面》,参与策划的是吕浩的《拥书独自眠》,参与编辑的是《民间书人:萧金鉴纪念集》。这一年出书三种,除了《天天见面》之外,尚有《后阅读时代》和《微阅读》。
看的书与书相关的书不少,如开卷书坊第三辑,小书馆丛书,以及碎金文丛,都有可
《中国通史》的价值
《中国通史》的价值
朱晓剑
最近几年的一种现象是,地方文化通史越来越多,不管内容如何,这类通史都打着这样那样的旗号,以政府工程的形式出现,看上去颇为厚重的地方文化通史,大多是一堆废纸而已,在学术价值上尚缺少可观的地方。《中国通史》这几年也推出了不同的版本,如吕思勉的《中国通史》,易中天的中华史等等,看上去很不错,实则距离普通读者的距离很远。倘若有通俗版的《中国通史》亮相,或者是值得期待。
中国的历史书写常常是一部政权更迭、争权夺利的历史,与普通百百姓,以及社会人文科技的演进,尚缺少有可观的记载,如此一来,历史叙述方式没有在价值观上的改变,也就难以让人读着舒服的感觉。
看过美国通俗历史学家房龙书写的《人类的故事》《圣经的故事》,以及《伟大的逃亡》等书,原来历史还可以这样写,让人惊奇的是,别开生面的叙述方式,加之对历史进程的关注,尤其印象深刻。日本籍作家盐野七生的《罗马人的故事》同样广获好评,作者以拉家常的方式
《书式生活》书香弥漫
《书式生活》书香弥漫
薛保平
年头岁杪,就读书一事,大报小刊都会热热闹闹地回顾一番,中华读书报推出的年度图书十佳、百佳,满目好书,美不胜收,虽有对口味的书上榜,也想去读,但大多数都兴味索然。学者作家止庵、罗岗、蒋蓝、陈徒手等人还大篇幅畅谈了读书的印象。我此刻也不免要从俗,清心静气地回溯过往,展望未来。这一年里,总约束自己少买书,多读书,可或因慵懒,书读得不是太多,或因眼拙,书读得不是太好,但认真地一页页读过一些,而粗略翻过的
竞争的意义
朋友中间有不少人有了孩子,大家聚在一起闲聊的话题,大都与教育相关。这种交流或许能弥补家庭教育的些许误区。如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常常是比较法,似乎这样一来就能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可这比较一旦不恰当,可能就给他(她)带来心理上的阴影,“反正我永远比不过,不如按照自己的状态做下去就是。”所以,在面对问题上,就显得不求上进。
但比较亦有方法,这就如同竞争,我们让孩子之间的学习比拼,并非是靠旁门左道取胜,即便是在商业社会,也应该以合理的手段获取最大的收益,而不是想着靠“拼爹”或“金钱购买”取胜。说到底,这就是让孩子建立起正确的竞争观。
几个孩子之间产生了竞争关系,这是好事,但在父母看来,这种关系可能用“敌人”来形容,在升学、考级时尤其是,毕竟是名额有限,在做出选择时,机会虽然均等
《乐读》第四期目录
《乐读》第四期目录
◇卷首语
享受阅读∕雨兰
◇特别推荐
民间读书报刊过眼录∕朱晓剑
◇书人素描
在另一个世界里∕安武林
金江老师,您走好 ∕瞿光辉
此生不渝是寓言 ∕邱国鹰
◇书窗谈艺
情系终南隐士∕毛本栋
散发泥土芬芳的生活写实∕贾登荣
一部简约而纯净的书话 ∕任文
博观约取,厚积薄发∕胡忠伟
读《杯水集》∕鲁桂明
风景这边独好 ∕肖飞
真实生活的艺术升华∕梁 炜
生活的阳光从不缺勤∕阿 土
幸福是心灵的平静∕张学亮
走,去坦桑尼亚度蜜月∕刘英团
酒少许
酒少许
原载《瞿上》杂志冬季号
一
中午时分,著名出版人吴鸿兄说,我的新书活动下午在双流棠湖公园做,你有空就来吧。吴鸿兄所说的新书即《近墨者墨》。这是一册事关阅读与生活的随笔集,书的内容编排依照他的人生喜好,先是书,其次是美食,再其次为游玩,最后是交友和日常生活感悟。我赶到棠湖公园时候已经
松茂古道
松茂古道
有一回,我逛旧书摊,意外地淘到一册羌族诗人董湘琴的《松游小唱》,记不得在那里看到过介绍,见旧书摊上有此书自然很惊喜。像我这样的旅行者,有时还蛮愿跟着古人重走一回的想法,可现在交通工具的便捷,即使想走上一段,也因时间关系而选择更便捷的工具了。
且说那天去爬玉垒山,见公园里有一条道上书写着“松茂古道”四个字,真有相见恨晚之感。这松茂古道是从玉垒山出发,止于松潘县,全长350多公里,是成都平原联结川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纽带。这段古道虽只有一千多米的遗迹,却早已打造的很现代化了,是体验出的不是岁月沧桑。
松茂古道,古称“冉马龙山道”,为秦国蜀郡守李冰所开。公元前276年至前251年,李冰率领西蜀各族人民修建都江堰时,多得湔氐之力,因而开了龙溪、娘子岭通往冉马龙的山道,后人称为“松茂古道”。临江岸一侧,设有石桩铁链扶栏,这条古道依山傍水,沿途风光俏丽多姿,马帮
- 读书公社
- 三流生活周刊
- ↗【孔夫子旧书网之书店】天涯书坊【四星级书店】
- 牛黄丸
- 徐蒜蒜
- 小五哥子
- ↗耍家天堂部落
- 尘一凡
- 吴越山川
- 丁丁当当
- 老纳西人
- 刘春
- 途中微笑
- 陆陆小凤
- 独孤扶觞
- 来看海吧
- 天行健者
- 小知安蓉
- 黄金梦想
- 诗人阿紫
- 小小韵韵
- 李一一菡
- 喝下午茶
- 时光倒影
- 佳人有约
- 画船载酒
- 月光宝盒
- 钟情二毛
- 文痞大方
- 林飘中风
- 蜀南麦子
- 牵牛墨香
- 红尘闲话
- 也解颐者
- 悄悄妹妹
- 扬州美人
- 奇幻的圈
- 动漫西原
- 一座岛岛
- 城南女巫
- 阿松球儿
- 朱映晓碧
- 蓝紫木槿
- 王小山人
- 胡不思客
- 周围重林
- 成都毛版
- 米颗为谁
- 布丁苗炜
- 昆明如何
- 子非鱼兮
- 吴鸿最近
- 宁夏混子
- 痴意子曰
- 幽谷容风
- 划划小舟
- 学者陈远
- 王正不了
- 杜杜若若
- 林小染
- 张立宪
- 宝宝冰溪
- 真名网路
- 生如春花
- 苏苏动力
- 谁的叶子
- 村长凸凹
- 曹晓蓉粉
- 钱红莉
- 月照花林
- 陶之妖妖
- 核桃书屋
- 陈村菜园
- 王建乾坤
- 一片孤云
- 舒言舒语
- 柳已青青
- 丁兄朝阳
- 胡洪侠话
- 桃花诗村
- 云也退乎
- 阿滢书林
- 王化桥头
- 美女白白
- 陈秋月亮
- 素箋隱隱
- 偶像黄昏
- 美女老乡
- 自家花草
- 一积树居
- 兔子跑吧
- 夏莉莉城
- 辛夷坞花
- 陈老师说
- 夏天雨菡
- 彭也勃起
- 今圣马克
- 世界公民
- 易水寒写
- 林赶秋天
- 快乐阿瑟
- 白鹤林地
- 水之袖舞
- 鹏客歌唱
- 李牧之月
- 刘强晃荡
- 太白文学
- 皮子乡村
- 小小说知音
- 耍家天堂
- 育邦天空
- 女教日记
- 山介子平
- 栾栾兮兮
- 贺兰横笛
- 海芋花唱
- 张玉录槌
- 五随先生
- 天涯读书周刊
- 诗路尘缘
- 知心兰妹
- 半夜磨牙
- 尧阳文集
- 老潘文伟
- 文林写诗
- 王晓渔书
- 山谷洞人
- 詹本林茶
- 王哥国平
- 饭否.com
- 党经营报
- 舒雍干嘛
- 文泉清韵
- 茶马土司
- 存在陶春
- 闲云易鸿
- 魔林小筠
- 新华管状
- 兰亭酒馆
- 均堂
- 李泽辉
- 范可南
- 郑子语
- 开心就笑
- 经纪牛
- 周老泉
- 明德读书堂
- 老年文学
- 小摩睡不着
- @豆瓣.com
- 王绍叶
- 书瘾糊涂虫
- 书鱼知小
- 非著名达人联邦
- 聂作平
- 慧远兄
- 海杰
- 南卡
- 夜族
- 李华
- 良友书坊
- 石映照
- 仙草居
- 苍蝇画地图
- 珠玑小语
- 圣贤居
- 韩松落
- 余佐赞
- 尘翎
- 流星兄
- 行走的厨房·云南味道
- 秦巴子·圈子杂志主编
- 周为筠·作家编辑
- 黄涌·诗人
- 宋尾·诗人写世界
- 杨旋·麓山总管
- 麦小迈·长春读书人
- 逐云·书店老板
- 桀昕·昆明代表
- 张梦婕·西安女作家
- 美丽而远
- 追宝马的人
- 周世通
- 棉花糖
- 芷兰佳人
- 一路回家韩俊兄
- 眉睫读书
- 原书城·徐钰
- 杜荣辉
- 新书靳华
- 文佳君博
- 吴德彦龙
- 谈笑间
- 逆爱老五
- 成都红粉
- 染染书坊
- 朱小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