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t31777成员
- 乐安师爷成员
- 纯阳两仪刀成员
- 1354548963..成员
- 2011春暖花开成员
- 大红石头成员
- 苏麻离青2009成员
- Rachelhe成员
- 她遇见了谁成员
- 沙漠楼兰_索菲娅成员
- yuwenyufen成员
- 小草淘金成员
- 昆仑大律师成员
- 冰点风情成员
- heqisheng成员
- whoolee成员
- 慕容一帆成员
- 海陈成员
- 秋水之梦成员
- avgogo成员
- zjs陪你看大海成员
- woaihongsh..成员
- 迟暮美人2009成员
- 780809成员
- 山里山人成员
- 毛蛋毛蛋儿成员
- niuniu7552..成员
- 杨纯华成员
- lufei1818成员
- 陈忘情成员
- yuanbiao19..成员
- wh汪海2010成员
- 徐鹤鸣成员
- 709366595成员
- 匆忙出世成员
- zxr5655成员
- 如雪往事博主
汉赋四大家
汉赋四大家指司马相如、杨雄、班固、张衡,四人都有代表性的名篇传世,在当时及后世文坛影响深远,文誉其名。
司马相如确立了汉赋劝百讽一的风格,代表作《子虚赋》、《上林赋》标志着汉赋的成熟。杨雄《甘泉赋》、《长扬赋》、《羽猎赋》则以司马相如诸赋为蓝本,在文学史上首开不逊于原作的模拟之风。班固代表作《两都赋》,盛夸东汉之声威。张衡所著《二京赋》比之《两都赋》篇幅更长、结构更宏伟,被誉为“长篇之极轨”。
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前118年),西汉大辞赋家。字长卿,蜀郡成都人,本名司马长卿,因崇
年俗里的考古
先民们在刀耕火种时形成的一些习惯,历经千万年的沉淀,逐渐固化而成今天中华民族的习俗。每逢春节,这些习俗总会更为集中地呈现,年复一年延续着中国文化的精髓。浓浓的年味儿已扑面而来,本刊特意挑选几则与春节有关的考古趣闻,请大家共同欣赏。
唐代四大女诗人
唐代的诗歌是中国诗歌的巅峰与代表,据专家考证:在唐朝290年间竟然出现了207位女诗人。尽管在诗坛众多耀眼的“巨星”当中,女诗人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位,但也散发着自己的独特光芒。其中,数李冶、薛涛、鱼玄机、刘采春最为著名,她们并称为“唐代四大女诗人”。
美艳女冠李冶
李冶(?—公元784年),字季兰,中唐初期浙江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女道士,是中唐诗坛上享受盛名的女冠诗人。
与许多著名诗人一样,季兰也属于“弱龄早慧”那一类。据《唐诗纪事》记载,她五六岁时已能出口成诗,尝作《咏蔷薇》诗云
西域之瓜果蔬菜
图为敦煌壁画中的《张骞出使西域图》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方与西方之间进行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一条主要通道。在汉唐长达1100余年的漫长岁月中,这条道路上各民族饮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展现出一幅丰富多彩的文化图景,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饮食生活模式的基础,并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版从本期开始开设“知味·丝绸之路”栏目,介绍丝绸之路上的各民族饮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飨读者。
早在先秦时期,各民族就以华夏民族为中心开展了饮食文化的交流,华夏民族的谷物,常常
画坛“四僧”
清代宫廷画家中的王恽、王鉴、王时敏、王原祁被人称作“四王”,同一时期还有一些人的创作与“四王”的艺术追求截然不同,在艺术上主张重视生活感受,强调抒发情感,对振兴当时画坛具有深远的影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时称“四僧”的四位僧侣画家,朱耷、石涛、弘仁、髡残。
四人都是明朝后裔,在政治上对清代统治者采取不合作的态度,都擅长山水画,却各有风格。他们都主张竭力发挥创造性,反对摹古,取得创新成就,其特点:石涛之画,奇肆超逸;八大山人之画,简略精练;髡残之画,苍左淳雅;弘仁之画,高简幽疏。他们的画风对后来的“扬州八怪”直到近代的吴昌顾、齐白石等画家都有较大的影响。
静坐:修身养德 自省增慧
“无事此静坐,春来草自青,”此诗句中所描绘的那种自然、静谧之境,常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思。“静坐”似乎是诗人们的共同向往——王维诗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李太白诗云:“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苏东坡诗言:“无事此静坐,一日似两日。”其实,“静坐”并非只是诗人的专利,从儒释道各家对其的态度中,我们可品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道家之静坐:坐忘、体道
虽然道家创始人老子未直接使用过“静坐”一词,但《道德经》中关于“静”的论述却不在少数,如“致虚极,守静笃”“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诸葛三兄弟
三国时期,诸葛氏中有三兄弟被史家称为“龙虎狗”。《太平御览·人事部·品藻中》记载:“诸葛瑾弟亮及从弟诞,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诞在魏,与夏侯玄齐名。瑾在吴,吴朝服其弘雅。”
这三兄弟分别是弟弟诸葛亮、哥哥诸葛瑾以及从弟诸葛诞。三人虽同出一氏,却分投三国:其中诸葛亮被刘备重用,为蜀汉丞相,是龙;诸葛瑾报效东吴,做了孙权谋士,是虎;诸葛诞投奔了曹丕,拜曹魏大将军,是狗。
诸葛亮(公元181——公元234年),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
东汉三君八俊
东汉时期,太学生把敢于同宦官进行斗争的清流人物,冠以“三君”、“八俊”、“八顾”、“八及”、“八厨”等称号,表示对宦官集团的不满和蔑视,其中以“三君”窦武、刘淑、陈蕃为领军人物。典出《后汉书·党锢列传》:
上曰“三君”,次曰“八俊”,次曰“八顾”,次曰“八及”,次曰“八厨”,犹古之“八元”、“八凯”也。
窦武、刘淑、陈蕃为“三君”。君者,言一世之所宗也。
李膺、荀昱、杜密、王畅、刘祐、魏朗、赵典、朱宇为“八俊”。俊者,言人之英也。
郭林宗、宗慈、巴肃、夏馥、范滂、尹勋、蔡衍、羊陟为“八顾”。顾者,言能以德行引人者也。
张俭、岑晊、刘表、陈翔、孔昱、苑康、檀敷、翟超为“八及”。及者,言其能导人追宗者也。
战国四公子
中国战国时代末期秦国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的灭亡,竭力网罗人才。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养“士”(包括学士、策士、方士或术士以及食客)之风盛行。当时,以养“士”著称的有魏国的信陵君、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因其四人都是王公贵族(一般是国家君王的后代),时人称之为“战国四公子”。
相关人物简介
信陵君魏无忌
魏无忌,号信陵君,战国四君子之首。魏国第六个国君魏安釐王魏圉的异母弟。魏国自梁惠王魏罃时的马陵惨败后,国
春秋五霸
从公元前770年到前476年,历史上称为春秋时代。在这二百九十多年间,社会风雷激荡,可以说是烽烟四起,战火连天。仅据鲁史《春秋》记载的军事行动就有四百八十余次。司马迁说: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相传春秋初期诸侯列国一百四十多个,经过连年兼并,到后来只剩较大的几个。这些大国之间还互相攻伐,争夺霸权。春秋时期,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威,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霸权,互相征战,争做霸主,先后称霸的五个诸侯被称为“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此说见之于《史记》。
另一种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hé lǘ),越王勾践。此说见之于王褒的《四子讲德文》。
相关人物简介
齐桓公
三皇五帝
三皇五帝是中国在夏朝以前出现在传说中的“帝王”。现在看来,他们都是部落首领,由于实力强大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领导者。秦始皇为表示其地位之崇高无比,曾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但是不同史家对“三皇五帝”都有不同的定义。三皇有八说,五帝有六说。具体三皇是谁,五帝是谁,存在多种说法。基本上,无论是按照史书的记载,还是神话传说,都认为三皇所处的年代早于五帝的年代。大致上,三皇时代距今久远,或在四五千年至七八千年以前乃至更为久远,时间跨度亦可能很大;而五帝时代则距夏朝不远,在4000多年前。
三皇
①燧人、伏羲、神农(《尚书大传》);
②伏羲、女娲、神农(《风俗通义》);
③伏羲、祝融、神农(《风俗通义》);
④伏羲、神农、共
孔子的“见义勇为”观
孔子《论语》中说“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意思是不该祭祀的那个鬼,却祭祀它,叫做谄媚;发现大义所在而理当有所作为的事,却无所作为,叫做没有勇气。不少学者认为这是两个小节,彼此没有多少联系。有学者做过一些合二为一的尝试,总归觉得比较牵强。钱穆《论语新解》说:“本章连举两事,若不伦类,然皆直指人心。盖社会种种不道与菲义,皆由人心病痛中来,如谄与无勇皆是。孔门重仁,乃心教最要纲领。”钱穆从“心教”角度说,似有发明。但是一部《论语》,哪一句不是“直指人心”呢?果真应当这样理解,那么一部《论语》,也就成为一小节,又何必分章分节呢?
心香一瓣
明人绘《十八学士图》中抚琴的场景,几案上摆放着香炉。
一寸光阴一寸金,雅趣亦伴岁时新。如今周三呈读者,可似他乡遇故人?
小叙艺源通经史,漫说旧物见文心。当年人事资镜鉴,时下风情待赏音。
且与书生闲感受,也随画笔悟天真。莫嫌此处消息少,记取山河次第春。
香在中国的文字造字是会意字,甲骨文香字的形状象征,上半部为禾,
白马寺
白马寺坐北朝南,是一座长方形的院落,占地约4万平方米。寺内的主要建筑,都分布在由南向北的中轴线上。前后有五座大殿,依次为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卢阁,东西两侧分别有钟、鼓楼,斋堂、客堂,禅堂、祖堂,藏经阁、法宝阁等附属建筑,左右对称,布局规整。
白马寺的山门,为牌坊式歇山顶,建于明代。三个门洞,象征着佛教所说的“三解脱门”,佛教称之为涅槃之门。山门前的两匹石马,通高1.8米,身长2.2米,形象温驯,雕工圆润,是两件优秀的宋代石雕作品,原是宋代太师太保、右卫将军、驸马都尉魏咸信墓前之物。1935年前后,住持僧德浩法师重修
孔子的圆通与子路的迂腐
《周易·系辞下传》曰:“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意思是说,黄帝、尧、舜制作衣裳,昭法百姓而天下大治,从此有了上下尊卑的等级,进入文明社会,这大概是从《亁》、《坤》两卦象那里得到的启发。《周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元典。它将服饰与治天下联系起来,说明在中国古代社会服饰具有重要的政治功能和伦理教化作用。
周公总结了夏、商两代的经验,制定出一整套完备的礼乐制度。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盛赞周公制定的礼乐制度,一往深情地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儒家经典“三礼”详细地记述了周公制定的礼乐制度,而
愚痴凡夫00:我们为谁活着?表面上看是在为家人活着,为自己活着,实际上是在为了名和利在活着。---...(2018-02-18)
岩芽雪柳:从为文的角度说,中国古人这些大家的作品的确达到了锦绣文章的高度,但他们有一致命缺陷,...(2015-04-27)
有也可:祝新的一年里健康快乐每一天!(2015-01-01)
喜欢耳环的女人:只是,而今许多水果都已变种,胆大的食用,不怕的食用。(2014-12-04)
chlorine7a:专程绕到路过(201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