爻叔:写的太好了,赞赞赞~(2018-02-03)
薛依云:拜读楼主这九篇诗选介绍,赞赏‘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亦看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2017-06-27)
源达线缆:电影看了两遍,一种无奈(2017-06-23)
- 博客三枪
- 神秘之园
- 尘衣之约
- 沉默的刀
- 舌头鬼话
- 天涯少君
- 天涯小树
- 感动天空
- 阿楚私语
- 连岳的洲
- 双人彩鱼
- 雁羽如意
- 三郎时评
- 海杰随笔
- 欧阳静茹
- 蜘蛛德武
- 南蛮洪金
- 图像空间
- 海口之恋
- 福建铁波
- 蔚文小语
- 白菜闲谈
- 行者张鸿
- 离别恒河
- 老藏茶室
- 冰雪化骨
- 天涯芳草
- 秋雨悬疑
- 淡蓝心情
- 普嘉妙论
- 画船载酒
- 佛山肖铁
- 非烟武侠
- 红丽低眉
- 行走苹果
- 小雾宝贝
- 清和一尘
- 上海张闳
- 昕孺阁主
- 吹影搂尘
- 慧远读书
- 天骄诗歌
- 马氏知遥
- 清生美食
- 游走生命
- 水木成丁
- 小麦专栏
- 阿瞳小筑
- 人在英国
- 深圳朱碧
- 冰上雪儿
- 朴素大方
- 陌上青青
- 驴之独行
- 吾以观复
- 佛说莲花
- 刘春文字
- 流年小雅
- 风吹佩兰
- 不诉离伤
- 一身烟灰
- 匪君子兮
- 才子王怡
- 孤云叙事
- 并州玄武
- 麦子颜色
- 朴素文集(南方网)
- 朴素文集(子归网)
- 迷迭之香
- 灵魂气息
- 真爱伊人
- 长沙艾敏
- 水中瓶子
- 朝晖影象
- 夜驿单车
- 两人车站
- 记者安替
- 晓渔批评
- 复旦晓雯
- 锋芒大可
- 朴素专辑(文心社)
- 陈愚小居
- 木偶看戏
- 广州小娴
- 摇滚发财
- 我是奔哥
- 凡雅阳台
- 韦迪之湖
- 我来征服
- 立民读书
- 风吹阑叶
- 干货:散文的写法(2017-11-10 10:31)
- 干货:小说的写法(2017-11-09 14:20)
- 死城记忆里的郁金香之恋(2016-08-22 08:48)
记忆里的那些诗人
记忆里的那些诗人
一、张枣
当代最杰出的的汉语诗人之一,拥有最成熟的诗歌技艺,或者说天分。少年来到四川,成为四川诗人群落的一员。诗人柏桦对此有评价说:“他20出头写出的《灯芯绒幸福的舞蹈》,就足以让他的同行胆寒。”《镜中》一诗,是他广为流传的作品。“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了下来\比如看她游泳到河的另一岸\比如登上一株松木梯子\危险的事固然美丽\不如看她骑马归来。”张枣的代表作还有《何人斯》、《空白练习曲》、《卡夫卡致菲丽丝》等,诗作不多,但技艺非凡。所谓一颗钻石远比一吨沙子更为耀眼。
二、骆一禾
之前收有一本《海子、骆一禾作品集》,读后才知道骆一禾的诗写的很不错,可他跟海子的名气相差太远。或许他仅仅作为海子诗歌卓越的阐释者存在而已。这很残酷,但就是现实。“白虎停止了,白虎飞回去了\白虎的声音飞过北方,飞过冬日和典籍”,“那些麦穗的好日子\这时候正轻轻地碰撞我们\麦地有神,麦地有神\就象我们盛开花朵\麦地在山丘下一望无际。”读着这样的诗句,感受到旧日
死城记忆里的郁金香之恋
死城记忆里的郁金香之恋
——读西门《喀纳斯谎言》
万米高空,只有主人公吉美洛追一个人剩下两秒的记忆。西门的新作《喀纳斯谎言之死城幻境》以这样的开头方式拉开浩瀚的叙事。我小心翼翼地追索字里行间的每一个字,不放过微言大义,尽管这一切可能只是徒劳,文字并不能描述真实。
随着故事的发生与进展,一个迷离神奇的叙述缓缓的跳跃在眼前,一朵郁金香在死城里绽放。那是作者内心的呼唤,跟一场巨大的灾难融为一体。我仿佛看到死城里那五十万没有生命特征的影像,时光倒流,清晰如昨日夜晚里的芬芳。
“如果仅仅是压抑,让每颗心变得粗粝一些,或许能在沉默和死亡气息的包围中坚持下来,可惜连这点小小的幻想都成了奢望。”这句话仿佛像是一道咒语,命中注定,预示了关于喀纳斯记忆的前世今生。在虚构中完成内心的渴望:一个小说家对人生与梦想的勘探之旅。
昔年的张爱玲曾经以一座城市的毁灭见证范柳原与流苏的“倾城之恋”,南美的
科幻电影《天龙号醒来》闪亮开机
系列科幻电影《天龙号醒来》开机 “天龙号”正式起航
——天涯知名写手西门编剧及总导演作品
《天龙号醒来》开机仪式演员合影
《天龙号醒来》开机仪式
2015年,印象最深的十本书
2015年,印象最深的十本书
每到年头年尾,便是总结的季节。北上京城两年多,平日里读点闲书。一年下来,倒也有点收获。这里挑出印象最深的十本书,皆属人文类的作品,写下个人的阅读见解。无论历史抒情抑或小说虚构,其实所表达的只是存在的价值。文字的力量,介乎与无用与大用之间,读书呢,亦是如此。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萧红作品集》(全三册·译林出版社2015年11月第一版)
写作即记忆,这句话道出文学的某种真相。对于萧红来说,她的写作与其说是创造,不如说是记忆。充满浓郁的个人经验主义色彩,萧红的很多作品甚至可以说是对自我经验的复写,个人经历与家国之思,情爱纠葛与故乡记忆,以一颗天真热情的心审视苦难的世界;她的作品站立在二十世纪中国最优秀的作家之林毫无愧色。这套萧红作品集,应该说荟萃了萧红最好的小说与散文,足以评判一个作家的写作价值与存在意义;且让我们在深秋的寒意里领略萧红的温暖。黄金时代虽然短暂,但掩不住萧红所
“鼹鼠的故事”最后一部经典之作
“鼹鼠的故事”最后一部经典之作
——纪念版《鼹鼠和小鱼》2016年温暖上市
大家记得那只浑身黝黑、胖乎乎的小鼹鼠吧!它总是冷不丁地从地底下钻出来,眨着圆溜溜的大眼睛,挥舞着四根手指的大手冲观众或读者咯咯地笑,既搞笑又充满温情。2016年1月,接力出版社即将推出“鼹鼠的故事”纪念版《鼹鼠和小鱼》,这是米勒先生和女儿合作的一本书,也是米勒生前最后一本图画书,延续了原有的幽默、夸张、抒情的优雅风格。
《鼹鼠的故事》主要描写一只小鼹鼠的所见所想所为,故事简单,但耐人寻味。小鼹鼠永远乐观向上,豁达憨厚、乐于助人。小鼹鼠心地纯洁、善良,对于需要
越读:字里行间好读书
越读:字里行间好读书
陈绍敏
“字里行间”其实也是一个灵感。因为我们想打造一个空间,这个空间用字里行间来形容是比较贴切的。在书本中间的那些空白,让人有很大的联想。字里行间书店希望通过一个空间的塑造实现更多的理想。
字里行间的外文名字原本是要起英文的,但是想来想去、找来找去都没有合适的英文名字。法兰西、法语是浪漫
可持续发展向地下要空间
可持续发展向地下要空间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新模式探讨
欧阳甘霖
一组数字彰显土地平面资源对城市发展造成的"硬约束",已成为许多城市进一步发展的最大瓶颈。众所周知,中国土地总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面积排在110位以后;人均耕地面积0.10公顷,排在67位,世界平均耕地后备资源量为现在开发利用量的120%,我国仅为2.1%,并集中分布在西北区和青藏区的干旱、半干旱和高原地带;目前中国已经有666个市县的人均耕地在联合国确定的人均耕地警戒线534m2以下。
15年前,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曾预言:“影响21世纪人类社会进程的两件最深刻的事情,第一是以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第二是中国的城市化。”可见,中国的城市化不仅关乎国家的兴旺强盛,而且对全球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然而,曾几何时,中国的城市化建设基本是以粗放式开发土地平面资源为代价而推进的。人们对土地具有三维空间的属性普遍认识不足,实际利用甚微。从理论上讲,
了解日本近现代文学史的11部作品
了解日本近现代文学史的11部作品
1、《从此以后》
夏目漱石(それから 1909年)
主人公大学毕业后不就业,靠父兄的财富当“游民”,同时批判日本追求西方近代化,使人的精神全副武装,互不信赖,为生存而竞争。任性地爱上了老同学之妻,父兄跟他断绝关系。看似在钱上很自由,原来是最不自由的,但爱是正能量,他去找工作了。
2、《罗生门》
芥川龙之介(藪の中 1922年)
丛林中横尸一具,七个人各有各的说辞。主要是三人,嫌疑人、死者之妻、借巫女的嘴说话的死者。出于自私自利之心,谁都要把自己正当化,使事件难辨真假。取材于古典,推理小说似的,让读者也参与解释到底怎么死的呢。探求真实,却可能走进更深的丛林中。
3、《春琴抄》
谷崎润一郎(春琴抄 1932年)
富家女春琴九岁失明,学琴展现了才能。在她家打杂的佐助任凭她使性子,乖巧地侍候。佐助学起了三弦,春琴过家家似的当了他的师傅。虽然怀了佐助的孩子也不跟他结婚,不逾师徒关系。大火烧毁春琴的脸,她不愿佐助看,佐助就
“切开拉丁美洲血管”的10本书
“切开拉丁美洲血管”的10本书
巴西文化研究专家,拉美文学研究者,北京大学世界文学研究所副教授胡续冬推荐10本关于拉丁美洲的书,它们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剖析拉美世界,是一次“切开拉丁美洲血管”的阅读书单。
《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
加莱亚诺最知名的著作是《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此外他的其他著作也基本上都有中文版本,《时间之口》、《拥抱之书》、《镜子 : 照出你看不见的世界史》、《足球往事》等,另外《火的记忆》三部曲去年刚出版了第一部《火的记忆Ⅰ:创世纪》。这部拉丁美洲经典作品。加莱亚诺以记者的敏锐度和作家的犀利笔法,讲述了旧殖民主义围绕拉丁美洲金银、农作物和其他矿产进行的掠夺史,各国列强如何通过自由贸易、贷款、铁路、阴谋和暴力等手段将拉丁美洲的民族工业发展扼杀在襁褓之中。拉丁美洲的落后是一种恶性循环:殖民帝国所施加的压迫与剥削造成拉丁美洲的落后,而拉丁美洲却还必须承担“输血”后的恶果。加莱亚诺严厉指出“正如人们所说的,拉丁美洲不发达的历史成就了欧美资本主义的发达”。
影响马尔克斯一生的24本小说
影响《百年孤独》作者马尔克斯一生的24本小说
《百年孤独》惊世骇俗的开篇开启了属于马尔克斯的世纪,2002年,时年75岁的马尔克斯出版了计划中多卷本自传的第一卷《活着是为了讲述生活》,这本自传也是马尔克斯的私人书单,他写到自己在寄宿学校上学时,每晚会在寝室和室友一起大声读书,这个时期的阅读,大多影响了一生。以下就是影响马尔克斯一生的23本小说。
1、《魔山》(托马斯·曼)
《魔山》的巨大吸引力让我们想要整晚保持清醒,大家都等着看汉斯和克拉芙吉亚接吻的情节,同时也不想错过纳夫塔和塞塔姆布里尼之间充满哲学意味的辩论。那天晚上的读书会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时不时爆发一阵欢呼。
2、《人鼠之间》(约翰·斯坦贝克)
这部小说用来讽刺社会对弱者的歧视,反而不如雷尼对老鼠的疼惜,《人鼠之间》曾因“语言亵渎,带攻击性,并有种族主义倾向”被视为禁书。1962年斯坦贝克因这部小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3、《愤怒的葡萄》(约翰·斯坦贝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