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分类
- 全部博文(214)
日志存档
最新评论
宣叙执念:现在是多伦多时间11:46PM,看了老师的文字,突然有些感慨。随着年纪增长,恋爱观越...(2012-03-30)
宣叙执念: 热干面做的好的和做的差的吃起来差别很大啊~ (那个坚持不商业化的祖传周黑鸭真的很...(2010-10-21)
宣叙执念: 老婆不屑地回了一句:“一听你的普通话,就知道你幼儿园教育和基础教育没过关。”好吧...(2010-10-21)
宣叙执念: 额 我在湖北呆了十几年,只去过一次神农架。有没有野人我是不知道,不过那里的环境质...(2010-10-21)
宣叙执念: “鸟和鱼可以相恋,但是能在那儿筑巢?” 勇敢地爱过,现实仍叫人无奈……不过我认为...(2010-10-17)
piao28: 文笔山其实还是一座没有开发的山,比较荒凉,路是土路,也是小路,基本只能容纳一个人...(2010-07-24)
最近访客
博客成员
- piao28博主
友情博客
关注更新
你关注的用户没有更新博文!
友情链接
博客门铃
博文
读《世说新语》之孔融之死
生活2011-07-16 16:18 星期六
读《世说新语》之孔融之死
一、聪明伶俐的孔融
孔融这人我很喜欢,不是因为小学教科书里写他让梨的故事,让我敬服他的温良恭俭让的美德。
我喜欢他,首先因为他是个天才儿童。从小颖悟,言语敏捷。李膺名望显赫,官位极高,登门拜访的要么是英才名士清誉之人,要么就是他的内亲外戚,一个十来岁的毛头小子,他哪里会见。但孔融自有他的策略。走到门吏那里便称是李膺的亲戚,得以入内;直待李膺问他与自己是什么亲戚关系,孔融说:“从前我的祖先孔子跟您的祖先老子有师生之谊,以前我的祖先孔子与你的祖先老子有过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所以我和您永远交好”。
这么小的孩子就懂得打着老祖宗的旗号,应对高官李膺毫不怯场。真不是一般的小儿。
据说,李膺当时听了很高兴,就问他:“你想吃东西吗?”
孔融回答说:“要吃”。看来孔融也和一般小儿一样贪吃,所以当下还真不客气。
李膺就逗他说:“我教你坐客人的礼节吧,主人问你吃不吃东西,你应该客气地说不需要。”
孔融就回他说:“不对,我教您做主人的待
一、聪明伶俐的孔融
孔融这人我很喜欢,不是因为小学教科书里写他让梨的故事,让我敬服他的温良恭俭让的美德。
我喜欢他,首先因为他是个天才儿童。从小颖悟,言语敏捷。李膺名望显赫,官位极高,登门拜访的要么是英才名士清誉之人,要么就是他的内亲外戚,一个十来岁的毛头小子,他哪里会见。但孔融自有他的策略。走到门吏那里便称是李膺的亲戚,得以入内;直待李膺问他与自己是什么亲戚关系,孔融说:“从前我的祖先孔子跟您的祖先老子有师生之谊,以前我的祖先孔子与你的祖先老子有过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所以我和您永远交好”。
这么小的孩子就懂得打着老祖宗的旗号,应对高官李膺毫不怯场。真不是一般的小儿。
据说,李膺当时听了很高兴,就问他:“你想吃东西吗?”
孔融回答说:“要吃”。看来孔融也和一般小儿一样贪吃,所以当下还真不客气。
李膺就逗他说:“我教你坐客人的礼节吧,主人问你吃不吃东西,你应该客气地说不需要。”
孔融就回他说:“不对,我教您做主人的待
孰疯孰颠?
生活2011-07-15 23:46 星期五

傍晚去人民广场走走逛逛,远远见围着一群人,其中一人,手持一长笔在广场的方砖上写字,最初以为是沿街写字乞讨的家伙,用粉笔在地上写着自家的悲惨身世,希望路人伸出同情援助之手,旁边通常有个盆子,撒着些硬币和纸钞。可是走近却发现不是,只见地上有一小桶,里面是水,手中是轻便的铝合金钢管,下端的笔尖是圆锥形状的硬毫,应该不是狼毫吧。此人右手执笔,左手揣着一本破字帖,清水为墨,地板当纸,巧的是,广场的地砖,四四方方,就像特为写楷书而设的。他所写的字,均为方正之楷书,写的真是一字不苟,漂亮齐整,令人叹为观止。只是从此人的穿着打扮判断,应该不是我印象里的艺术家。他穿着双拖鞋,卷着裤管,大热天穿着长袖衬衫,虽不破烂,但是应该多天没有换了
《百年孤独》与童年磁铁梦
生活2011-06-15 08:43 星期三
多年以后我再次摊开这本书的时候,我才知道手里的这本书是盗版,它的正版正汹汹袭来,为了低碳理念,我决定不媚俗地再读一次手里这本黄锦炎的译本《百年孤独》。
人类的童年都曾蒙着一层魔幻的衣裳,如果不是知识和理智粗暴的僭越,在那梦幻约现实交织的世界里,人的幸福会不会多一些?所以看到霍赛.阿卡迪奥在他的炼金房里孜孜不倦地熔炼,没有人打扰,烧锅里烟雾缥缈的一幕,我简直看得入迷了,不由得想起了童年,时光如清澈见底的河水,在阳光的飘拂下,回忆如河床里的卵石熠熠生辉。
那时我就像马贡多的居民,惊讶于磁铁的魔力,家中的铁钉,钥匙,铁钳,螺钉都纷纷地向它聚拢。如果那个伙伴有块磁铁,就可赢得许多艳羡的目光。不知道哪天,有人告诉我可以自己造磁铁。方法是用铁屑,加上电池里的碳棒,碳棒要敲碎,再加上些泥巴,把铁屑和碳棒屑混合,晒干,埋在地底下,具体多少天不在知道,总之在时间的发酵后,它就变成神奇的磁铁。反正有的伙伴神气洋洋地说,他就是这样造出磁铁的。于是那个秋天的午后,我就兴冲冲地跑到镇上的铁铺,地上到处都是铁屑,铁铺的师傅和我爸相熟,所以我毫不费力就拿到一包的铁屑,可
人类的童年都曾蒙着一层魔幻的衣裳,如果不是知识和理智粗暴的僭越,在那梦幻约现实交织的世界里,人的幸福会不会多一些?所以看到霍赛.阿卡迪奥在他的炼金房里孜孜不倦地熔炼,没有人打扰,烧锅里烟雾缥缈的一幕,我简直看得入迷了,不由得想起了童年,时光如清澈见底的河水,在阳光的飘拂下,回忆如河床里的卵石熠熠生辉。
那时我就像马贡多的居民,惊讶于磁铁的魔力,家中的铁钉,钥匙,铁钳,螺钉都纷纷地向它聚拢。如果那个伙伴有块磁铁,就可赢得许多艳羡的目光。不知道哪天,有人告诉我可以自己造磁铁。方法是用铁屑,加上电池里的碳棒,碳棒要敲碎,再加上些泥巴,把铁屑和碳棒屑混合,晒干,埋在地底下,具体多少天不在知道,总之在时间的发酵后,它就变成神奇的磁铁。反正有的伙伴神气洋洋地说,他就是这样造出磁铁的。于是那个秋天的午后,我就兴冲冲地跑到镇上的铁铺,地上到处都是铁屑,铁铺的师傅和我爸相熟,所以我毫不费力就拿到一包的铁屑,可
《百年孤独》与出疹子

许多年之后,面对正版的《百年孤独》,我突然想起,我家的书柜底下似乎也有一本被遗忘的《百年孤独》。那是浙江文艺出版社,黄锦炎译本。我一直以来都以为那是我大学时候在仓山华南女子学院外徘徊的时候,在一家不起眼的小书店买的,同时购买的还有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因为那时候我还是中文系大一新生,抱着对文学的懵懂的热爱,经常省吃俭用买些当时,直至如今还看不懂的魔幻现实主义主义、意识流小说等。可是当我饿着肚子,从柜子底下翻出这部《百年孤独》时,我才知道记忆有时候并不可靠。因为书得扉页上赫然写着:“祝:生日快乐,赠亮兄!”落款是——明。看来像“许多年之后”这样的词只适合做为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开头,而不能很好地确定
爱情如果简单就美好
生活2011-06-09 09:57 星期四

到了我这样的年纪,“爱”这个字早已生疏已久,更不用说轻易地道出口。不仅因为觉得它很矫情,而且更体会其中的艰辛,可是没有谁能够抹杀爱情的美好,虽然爱情有好多种表现形式,正如树上的叶子各不一样,但是美好的爱情总是一样:让人感动,让人热血沸腾。我更喜欢年轻人的爱情,它没有世俗的外衣,纯得像纯生啤酒。
昨天晚上高考结束后的宴会上,我班上的一个可爱的男生,终于把憋在心中已久的爱恋当众向隔壁班的一女生表白了。这是昨晚上的最高潮,群情激昂,大家拍着手,一起喊道:表白,表白!拥抱,拥抱!我这花岗岩的心也被融化了,站在椅子上,跟着学生们起哄,拍照,呐喊,鼓掌,欢笑,庆祝!不管他们今后是不是能够走到一块,但是我相信今晚上的这一幕
“六一”儿童节的思考
生活2011-06-02 19:33 星期四
昨天是“六一”儿童节,特意跟同事调了课陪孩子过节,因为亲子活动还没有开始,就拿出包里周作人的《立春以前》,开篇就是《关于教子法》,所谈颇有道理,记得其兄鲁迅也写过同主题的文章《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于是我知道,不只是在今天,儿童教育显得尤为突出,在鲁迅那个年代,大家就已经很关心了。
梁实秋说:“我一向不信孩子是未来世界的主人翁,因为我亲眼见孩子到处在做现在的主人翁。孩子活动的主要范围是家庭,而现代家庭很少不是以孩子为中心的。”而且,梁公还讲,以前的“孝子”是孝顺父母之子,而现在的“孝子”,乃是孝顺其孩子之父母。孩子是一家之主,父母都要“孝”他。虽然百年过去了,梁公的这个观察放在如今仍是不过时的。我们怎样做父母,就成为一个紧迫的命题。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言道:“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此后幸福地度日,合理地做人。” 鲁迅的这番铁骨铮铮的话当然有其当日的背景,但其目的仍在对中国数千年的伦理道德进行了条分缕析式的解剖和批判,于今天虽然不无益处,然不免有些隔阂和淡漠。而周二先生的这篇文字读来却是很亲切,虽有“文抄公”之嫌,但是
梁实秋说:“我一向不信孩子是未来世界的主人翁,因为我亲眼见孩子到处在做现在的主人翁。孩子活动的主要范围是家庭,而现代家庭很少不是以孩子为中心的。”而且,梁公还讲,以前的“孝子”是孝顺父母之子,而现在的“孝子”,乃是孝顺其孩子之父母。孩子是一家之主,父母都要“孝”他。虽然百年过去了,梁公的这个观察放在如今仍是不过时的。我们怎样做父母,就成为一个紧迫的命题。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言道:“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此后幸福地度日,合理地做人。” 鲁迅的这番铁骨铮铮的话当然有其当日的背景,但其目的仍在对中国数千年的伦理道德进行了条分缕析式的解剖和批判,于今天虽然不无益处,然不免有些隔阂和淡漠。而周二先生的这篇文字读来却是很亲切,虽有“文抄公”之嫌,但是
最远的距离
生活2011-05-31 20:32 星期二

今天上午没有课,照例去县图书馆温书,看见一位学校的同事,彼此都很诧异,可是彼此似乎都不愿意打破图书馆静谧,虽然偌大的阅览室只有三三两两的老头子戴着老花镜在阅报,估计即使我们高声喧哗,他们也是听不到的。可是我们只是礼节性地点个头,就专注地看自己的书,做自己的习题(我同事是教物理科)。回家时,我们也只是互望一眼,就告别了。虽然我们都是一个年段,也经常在一起吃个饭,但是说到深交似乎却谈不上,这种深交我指的是可以探讨生活,交交心。
回家时经过菜市场,发现有菖蒲卖,而且很便宜,一根五毛钱,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把它插在家里的花瓶,或者挂在门楣,想来一定很有端午的感觉。可是终究还是作罢,觉得节日多些这样的点
清明节忆父亲
生活2011-04-04 20:31 星期一
又到了清明节,每年清明上山扫墓,都感到世事的艰辛和人生的遗憾,父亲已经去世近20年了,在我刚懵懂世事的时候走了,据父亲告诉我,祖父是在父亲16岁的时候去世,而父亲也是在我16岁的时候去世,他的逝世让我一直觉得宿命的影子在那远处瞪着双眼。
父亲是农历六月六日出生,这天也叫“天贶(赐赠的意思)节,大概此日生人,非聪即愚,上天的赠赐,对于凡人而言有时并非福分,因为太大的福分凡人是难以承受的,所以在我们当地农村,“六月六日生人 ”常被用作骂人话,记得小的时候家里每到这天,祖母便会为父亲煮两个鸡蛋,下一碗寿面,而家里其他人则是没有这样的待遇(因为以前大家都没有过生日的,而我自己更是到了成人才知道自己的生日),当时年幼不懂事的我问起大人的时候,他们常常含糊其词。我不知道生日那天父亲自己是怎么心情。
可是父亲确实是个聪明人,虽然他只有小学三年级的文化,那是因为在六十年代特别困难时期,他辍学了,对此他特别的遗憾,其实按他的悟性,如果多上几年学,也就不至于蜗在乡村当个剃头匠了。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是他会写会算,戴着一副眼镜,面容俊秀的他,却常被人疑为有文化人,抄写算账
父亲是农历六月六日出生,这天也叫“天贶(赐赠的意思)节,大概此日生人,非聪即愚,上天的赠赐,对于凡人而言有时并非福分,因为太大的福分凡人是难以承受的,所以在我们当地农村,“六月六日生人 ”常被用作骂人话,记得小的时候家里每到这天,祖母便会为父亲煮两个鸡蛋,下一碗寿面,而家里其他人则是没有这样的待遇(因为以前大家都没有过生日的,而我自己更是到了成人才知道自己的生日),当时年幼不懂事的我问起大人的时候,他们常常含糊其词。我不知道生日那天父亲自己是怎么心情。
可是父亲确实是个聪明人,虽然他只有小学三年级的文化,那是因为在六十年代特别困难时期,他辍学了,对此他特别的遗憾,其实按他的悟性,如果多上几年学,也就不至于蜗在乡村当个剃头匠了。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是他会写会算,戴着一副眼镜,面容俊秀的他,却常被人疑为有文化人,抄写算账
谁能解释看到一树好花时既轻且薄的忧愁和欢喜呢
生活2011-04-02 22:03 星期六
谁能解释看到一树好花时既轻且薄的忧愁和欢喜呢
它就开在春风里
开在她既羞且怯的芳心里
我实在不能掩盖的邪恶
在光天化日之下
如荼如靡
而你却像个
春衫单薄的少年
打马经过
用那金弹弓射下
梢头的豆蔻
和春梦
从此
年年痴盼
它就开在春风里
开在她既羞且怯的芳心里
我实在不能掩盖的邪恶
在光天化日之下
如荼如靡
而你却像个
春衫单薄的少年
打马经过
用那金弹弓射下
梢头的豆蔻
和春梦
从此
年年痴盼

约定——读《诗经。东门之杨》
生活2011-03-14 13:51 星期一
春节时在家抄写《诗经》,有一首《东门之杨》
东门之杨,其叶牂牂。昏以为期,明星煌煌。
东门之杨,其叶肺肺。昏以为期,明星晢晢。
这首诗描写了男女约会情景,在那个古风荡漾的年代,热恋中的男女相约在黄昏时候的杨树林里见面。东门外的杨树可真茂盛啊,叶子如饱满的恋情肥沃翠绿,他和那个心爱的她约好了在黄昏见面,急切的心情像天上闪亮明晰的星星,风吹动树叶沙沙响,那等待的人却迟迟没有来。
我猜那等待的男子必定怀着欣喜的心情,因为他确信恋人终究会来的。可是,遗憾常常不约而至,这让我想起一部很老的香港电影《都市情缘》,黎明、吴倩莲和吴孟达主演。那是我高中的时候在一家录像厅看过,有个镜头后来深深地定格在脑海里。小武约jojo在码头上见最后一面,却不知jojo的男友偷偷报警,一大群警察带着狼犬来逮捕他,用电棒击打他一直抱着电杆的手,逼他放手,小武誓死不松手,远方黑暗的海上,东东一袭白裙,如女神般出现,小武义无反顾地像豹子一样冲去,拼其全身力量挣开了绳索,但这幻觉只出现了几秒钟,就被警察冷蔑的话
春节时在家抄写《诗经》,有一首《东门之杨》
东门之杨,其叶牂牂。昏以为期,明星煌煌。
东门之杨,其叶肺肺。昏以为期,明星晢晢。
这首诗描写了男女约会情景,在那个古风荡漾的年代,热恋中的男女相约在黄昏时候的杨树林里见面。东门外的杨树可真茂盛啊,叶子如饱满的恋情肥沃翠绿,他和那个心爱的她约好了在黄昏见面,急切的心情像天上闪亮明晰的星星,风吹动树叶沙沙响,那等待的人却迟迟没有来。
我猜那等待的男子必定怀着欣喜的心情,因为他确信恋人终究会来的。可是,遗憾常常不约而至,这让我想起一部很老的香港电影《都市情缘》,黎明、吴倩莲和吴孟达主演。那是我高中的时候在一家录像厅看过,有个镜头后来深深地定格在脑海里。小武约jojo在码头上见最后一面,却不知jojo的男友偷偷报警,一大群警察带着狼犬来逮捕他,用电棒击打他一直抱着电杆的手,逼他放手,小武誓死不松手,远方黑暗的海上,东东一袭白裙,如女神般出现,小武义无反顾地像豹子一样冲去,拼其全身力量挣开了绳索,但这幻觉只出现了几秒钟,就被警察冷蔑的话